芳明1128西洋湖边

第646章 义乌宗祠(第2页)

 宗峄深深一叹,摇头道:「若三哥仍在,必会亲手再送你一程……可惜,他这条命,早已尽付江山了。」 

 他一拂袖,悲声高呼:「迎吾家忠简公,入宗祠!」 

 鼓声缓缓响起,宗泽的灵柩在族人簇拥下,进入宗氏祠堂。 

 宗氏祠堂内,供桌上陈列着宗泽的生前衣冠,他当年披坚执锐的铠甲,如今被整齐地摆在香案前,旁边是他用过的笔砚与兵书。 

 赵构朝廷已经追谥宗泽为「忠简」,特旨送来一方「忠简公」匾额,如今高悬于祠堂中央,熠熠生辉。 

 族人们整齐肃立,所有人都着素服,孩童们站在最前,目光中带着敬仰与悲痛。 

 祭典开始,长老宗峄亲自上前,将一杯浊酒缓缓洒在宗泽的牌位前,声音颤抖而坚定:「三哥,宗家无愧于你,大宋无愧于你,天地无愧于你!」 

 族人们齐声呼道:「忠简公千古!」 

 方梦华站在一旁,静静望着这一幕。 

 这个老人曾经是北方宋军最后的脊梁,在金军南下、开封无主之时,他一力苦撑大局,直至油尽灯枯。 

 然而,朝廷负了他。 

 即便赵构后来追谥忠简,然而若当初他真的愿意听从宗泽「三呼渡河」的遗言,南宋的江山或许不会沦落到今日这般境地。 

 想到这里,方梦华微微侧目,看了看岳飞。 

 岳飞神情肃穆,双拳紧握。 

 他心中或许比任何人都清楚宗泽的壮志未酬,那份「渡河靖难」的遗志,如今已经落在他的肩上。 

 当宗家后人逐一叩拜时,岳飞终于迈步上前,深深一拜,低声道:「宗公在上,岳飞未敢忘志。」 

 这一刻,整个宗祠内一片沉寂。 

 宗峄颤声道:「岳统制,若我三哥地下有知,必定愿意将这柄未曾染尽敌血的剑,托付于你……」 

 岳飞缓缓起身,郑重道:「小将不敢忘忠简公之志。若有一日,能令宗公遗愿得偿,岳飞此生无憾!」 

 方梦华望着这一幕,心中暗叹。 

 宗泽曾是岳飞心目中的师长与楷模,如今他接过这份遗志,意味着未来的岳飞,终究还是会走上「渡河靖难」的道路…… 

 可这个时代,已经不同于她熟知的历史了。方梦华当初在磁州爽快答应宗泽收自己为义女,除了对这位老英雄的敬仰之外,还有一个不为人知的原因,那就是她前世所在的方家作为浙江省的企业家本来就跟九百年后的义乌宗家是世交。 

 祭典结束后,方梦华特地走到宗泽的四个孙子面前,看着这几个年幼的孩童。 

 「你们的祖父,是当世的大英雄。」她温声道,「但英雄的道路,并不意味着你们必须背负同样的命运。」 

 宗嗣益挺起胸膛:「姑妈,祖父曾说,男儿生世,当立功立德,方不辱家门!」 

 方梦华微微一笑,摸了摸他的头:「你才十岁,想的未免太远。只要你们能长大成人,护好宗家,不让先祖蒙羞,就是最好的回报。」 

 她从怀中取出一枚令牌,上面刻着「明海」二字,交到宗嗣益手中:「若有一日,你们需要帮助,带着这个去婺州明海商会,他们会护你们一程。」 

 宗家众人闻言,不由心中微动。 

 方梦华虽未明言,但这分明是给宗家留下了一条后路。如今明教势大,连赵构都奈何不得,若有一天世事再变,至少宗家不会孤立无援。 

 宗峄眼含热泪,拱手道:「圣姑厚爱,宗家铭感五内。」 

 岳飞看着这一幕,心中更加复杂。 

 他当然希望宗家能世代忠良,可他不得不承认——如果南宋将来不可复兴,宗家只怕真的只能依附于明教了…… 

 宗泽灵柩入宗祠,祭礼过后,宗氏家族在厅堂中设宴款待方梦华与岳飞。席间,宗泽长孙宗嗣益紧紧拉着方梦华的衣袖,满脸崇敬地唤道:「姑妈!」 

 方梦华轻笑,伸手摸了摸他的头,温声道:「嗣益乖。」 

 然而,坐在旁边的宗嗣尹却猛地一拍桌子,怒目而视:「不许叫!你怎么能认这个魔教妖妇做姑妈?阿祖是大宋的忠臣,临死都在喊着『过河』,要光复河山,她却举旗造反,公然叛宋!你若认贼作姑妈,弟弟就要跟你割席断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