芳明1128西洋湖边

第474章 年终述职(第3页)

 刘錡身着舟山军浅蓝色的常服,看上去与其他将领别无二致,但他眼中的复杂情绪却掩饰不住。他上前一步,拱手作揖,神色恭敬却带着些许无奈:「教主,属下此次随舟山驻军一起前来述职。」 

 方梦华微微挑眉,视线从他的脸庞转移到堂下的俞道安和邓荣,语气中透着审视:「是谁让他来的?」 

 俞道安略显尴尬地咳了一声,答道:「教主,刘团长自去年秋后便在舟山协助我军训练新兵,表现优异,属下认为他确有一展所长的能力,便将其编入第一师接替了原徐公祖徐团长的位置。」 

 方梦华的脑海中浮现出一年前的开封樊楼之夜,那场与赵佶谈判后的匆忙撤离。她对当时顺手迷晕掳走赵佶侍卫刘錡的情景记忆犹新,却没料到此人后来一直留在舟山,甚至融入了舟山军的体系。 

 「刘团长,」方梦华的语气转为轻松,带着几分打趣,「这一年多,你在舟山过得如何?可还怨本座将你带离大宋?」 

 刘錡沉默片刻,随即低头答道:「教主,若说当初不怨是假,毕竟属下原是大宋皇帝的侍卫,忠义于君乃是天职。然而……舟山一年的所见所闻,属下不得不承认,这里远比开封之地更像是圣贤书中所描绘的‘治世’。」 

 方梦华闻言并未开口,反而端起茶盏浅浅抿了一口,示意他继续说下去。 

 「属下曾以为,太上皇陛下会为我赎身,将我带回宋朝。然而他到了上海滩和杭州呆了几个月,却根本忘了我这等小卒。后来,我听闻他禅位给当今官家,又听闻官家无底线的屈膝议和,弃北地如草芥,甚至连迎合金人羞辱赵宋皇室的无礼条件也一一屈服,属下心中愤恨不已……」 

 刘錡语气中透着痛楚与不甘:「而今,父亲镇守的颖昌府被金兵攻陷,多半凶多吉少。我想为父亲报仇,可宋朝自身难保,已然不是我忠义所在。舟山虽小,却能在乱世中安民、抗敌,教主率领的舟山军,或许才是真正能与金贼一争的力量。」 

 方梦华听罢,目光深沉地看着他,良久才开口道:「令尊的事,本座很遗憾……但本座要知道,刘将军此刻的选择是因愤恨而来,还是因信念而归?」 

 刘錡闻言抬起头,眼中透着坚定:「愤恨让我离开宋朝,信念让我留在舟山。教主仁义待人,能容我报仇雪恨,又能拯救百姓于乱世,刘錡愿以此身效命舟山军,不复他念!」 

 方梦华听罢,微微点头,笑道:「好,既然如此,那从今日起,你便是我舟山军的将领之一。既然已经随第一师而来,就随俞道安师长一起完成述职,然后留在北方筹备抗金事宜。」 

 刘錡一拱手,郑重应道:「属下遵命!」 

 述职会议结束后,方梦华召俞道安和刘錡单独留在议事厅。她看着地图上标注的北方战局,沉声说道:「刘将军,你既愿意留在舟山军,本座便直言不讳了。颖昌失陷,乃金兵大举南下的前奏。开封困局,北方必乱,我们需要提前做好反击的准备。」 

 刘錡听罢,心中一震:「教主的意思是……」 

 「颖昌府虽已失,但北方尚有可守之地。你熟悉中原地形,又曾效忠宋朝,对金兵动向和宋军弱点都了如指掌。」方梦华语气坚决,「本座需要你率舟山军一部北上,与我一道阻击金兵,重建北方抗金的屏障。」 

 刘錡心潮澎湃,立刻跪下叩首:「属下不负教主所托,誓死抗金,为父报仇,为百姓开太平!」 

 「好。」方梦华扶他起身,目光笃定,「舟山军接纳你的忠义,不是对赵宋,而是对这片土地和百姓。」 

 夜幕降临,台北城的灯火映照在每个人的脸上。方梦华站在高处,眺望远方。她知道,乱世已至,但舟山的旗帜会随着一个个归附者的加入而愈发明亮,为那些渴望安宁的人带去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