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8章 琉球云波(第2页)
宫古海峡对面的群岛上薄雾弥漫,甘蔗田泛着晶莹的露水。一队工人已经开始忙碌,他们挥舞着砍刀,将成片的甘蔗收割下来,堆放在牛车上,准备运往不远处的制糖工厂。
这座工厂是舟山军开发南琉球群岛的重点项目之一,由从浙南迁来的工匠建造,以满足宋朝和海外市场对糖的需求。工厂分为两个部分:一个是传统榨汁熬糖的区域,另一
个则是实验性的精炼车间,用舟山学堂派来的学徒测试更高效的精制工艺。
工厂负责人是一名四十多岁的汉子,名叫周强。他曾是浙南的农民,因战乱流离失所,加入舟山军后才找到稳定的生活。他站在工厂的高台上,用沙哑的嗓音指挥工人:「动作快点!别浪费时间。今天这一批糖还要赶船去泉州,耽误了就得赔银子!」
一旁的监工笑着补充道:「再努努力,月底大家还能多分几斤黑糖回去!今年的收成不错,咱们都得赶上这一波好行情!」
工人们听了,一边抱怨,一边加快了动作。尽管劳动辛苦,但大家心里清楚,这份工作不仅能养活一家老小,还有额外的奖励分配,这在过去的日子里是无法想象的。
与宫古岛的忙碌相比,石垣岛的清晨更为安静。岛上的朗姆酒厂建在一片低矮的丘陵下,四周种满了椰子树和甘蔗。酒厂内,几口巨大的蒸馏器正冒着热气,空气中弥漫着甘蔗汁发酵后特有的甜香和微酸。
酒厂的管理者是一名从闽南迁来的老酒师,姓张,大家都叫他「张叔」。张叔是个有经验的老手,他带着几个学徒,在一口巨大的铜锅旁小心调整火候。
「别急,火候稳住。想让酒醇香,时间是关键!」张叔一边说,一边从铜管里接出一小杯刚蒸馏出来的酒,轻轻抿了一口,点头说道:「这一批不错,有股淡淡的椰子味,下个月那批出口大食的货应该能卖个好价钱。」
学徒们看着张叔的神情,心里既敬佩又好奇。石垣岛上的酒厂不仅生产普通的朗姆酒,还试验着加入椰子、香草、黑糖等当地特色原料,开发出适合海外市场的新口味。最近的一批酒刚运到大琉球,就引来了不少商贩的青睐。
宫古岛和石垣岛之间的船只每日往来,不仅运送制糖厂和酒厂的原料和成品,也承载着流民们的希望。两岛之间的协调是由舟山军派驻的管理员负责的。这位管理员名叫杨清,是一位精明干练的女性。
杨清每日清晨都会坐在海边的码头上,查看出入港的货物清单。今天她特地叮嘱一名船长:「这批白糖到了石垣岛后,直接装船运往大琉球。那边的工厂需要原料配合新订单,千万别耽搁了。」
船长点点头:「放心吧,杨姐,这两年咱们的航线稳定得很,风浪也习惯了。就是石垣岛那边,听说最近有几个外来的探子,不知是什么来头?」
杨清皱了皱眉:「我知道这事儿。可能是些不甘心的余孽。你做好自己的事,那些人我会处理。」
就在酒厂不远的一片密林中,一伙流民正在秘密聚集。他们神色慌张,低声议论着。
「听说了没?舟山那边的明教高层对我们这些安排到南琉球小岛的流民有怀疑,最近可能要派人清查。」
「怕什么!我们有蔡太师撑腰,他们魔教难道还敢动手?」
「这里这么偏远,消息闭塞,若是我们暴露,根本没人能来救!」
一个年纪较长的男子开口压下了争论:「都别吵了!这里是我们的最后机会。宫古岛和石垣岛的糖厂和酒厂都是明教的重要收入来源,如果能找到他们的破绽,或许还能卖个好价钱。」
这些人的话并没有逃过酒厂内部安插的明教线人。不久后,一份密报悄悄递到了杨清的手中。
南琉球群岛上,甘蔗和酒香飘荡在海风中,为这片偏远的岛屿带来了生机与希望。然而,明教在这里的统治依然面临着暗流和挑战。
杨清站在码头上,远眺着忙碌的船只和远方的群岛,心中默默计划着下一步的清理行动。这片土地上,不允许任何威胁到新秩序的力量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