芳明1128西洋湖边

第272章 第二七〇章:十旗整编(第2页)

 随着金国在北宋和辽国领土上的扩张,越来越多的辽东和燕地汉人被纳入金国的统治范围。汉军十旗由当地的豪族地主和军事领袖担任旗主,这些人被赋予一定的自治权,同时也需要向金国效忠,并在战时贡献人力和物资。这样的安排让汉人不仅成为金国的重要经济基石,也成为其军事力量的一部分。 

 随着方梦华在江华租界的建立,刺激了西京叛乱的提前爆发,金国乘势介入北高丽的内乱,最终成功将北高丽纳入其控制范围内。天会三年,完颜希尹决定对北高丽进行「十旗」化改编,将这个曾经桀骜不驯的半个王国彻底融入金国的军事体系。金国与西京叛军达成协议,使得高丽西北部成为金国的势力范围。而高丽边军中的精锐部队被改编为金国的「仆从军」,由拓俊京率领,直接参与金国的对外作战。这一策略不仅强化了金国的边疆防御,还通过掌控高丽资源提升了自身的经济基础。 

 镶红旗谋克详稳,蒲察没里野是这次改编的主导者,他奉命进驻北高丽,负责主持整编过程。这次改编是金国为即将发动的侵宋之战进行的战略准备之一,同时也是金国统一整合整个东北亚的重要一步。 

 高丽王王之印虽然名义上仍为北高丽的统治者,但实际上已成为金国的傀儡。为了加强对北高丽的控制,蒲察没里野将高丽王朝的军政大权分散给「十旗」中的旗主。这些旗主多是北高丽的军事贵族或高官,如郑知常、白寿翰、妙清、赵匡、拓俊京、拓俊臣等人,他们被分别任命为正蓝、镶白、正黑、镶红等旗的旗主,负责管理和控制各自的旗丁。 

 而北高丽的百姓,则成为了高丽十旗的包衣奴才。他们不再拥有原先的土地和自由身份,而是被编入各旗的奴仆体系,成为劳动力和征税的来源。这种严苛的统治制度,极大地压榨了北高丽的人民,使得大量的高丽难民冒险泅渡汉江,逃亡至方梦华治下的江华租界。 

 除了对行政系统的整合外,金国还在北高丽进行了大规模的军事整编。北高丽原有的边军被彻底瓦解,取而代之的是金国的高丽十旗兵。这些旗兵虽然名义上仍属于北高丽,但实际上由金国的将领直接指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