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1章 特例(第2页)

他关闭档案,声音低沉,“知识转移不是简单的数据拷贝,人的意识不是硬盘,一旦出错,我们可能连‘格式化’的机会都没有。”

会议室陷入沉默,只有暴雨拍打窗户的声音回荡着。

良久,教育部长终于开口:“那……您的意思是?”

陈麟深吸一口气,缓缓说道:“技术继续研发,但必须封存,直到我们能确保它百分之百可控。”

他看向老吴,“尤其是‘意识粘连’问题,3%的概率太高了,降到0.1%以下之前,任何实际应用都不予考虑。”

老吴张了张嘴,似乎想辩解什么,但最终只是点了点头。

“可如果其他国家抢先突破……”

“谁能突破?”

陈麟打断他,眼神锐利,“目前我们就是整个地球上唯一的超级文明和领先者,谁能抢在我们前面将相关技术突破了?”

“更何况我们也不会用全人类的认知安全去赌一场技术竞赛。”

会议结束,众人陆续离开,只剩下陈麟一人站在窗前。

雨势渐小,城市的轮廓在夜色中若隐若现。

他拿出私人终端,调出一份最高权限的指令文件,指尖悬停在确认键上,微微停顿,最终他按了下去。

“认知重组项目——无限期封存,等待进一步评估。”

屏幕上的确认提示闪烁了三秒,随后化作一道流光消散。

陈麟望着窗外渐散的雨幕,他忽然想起三年前那个同样下着雨的深夜。

当时项目组刚刚取得第一次突破,那只学会烤爆米花的猕猴在实验室里手舞足蹈,而年轻的研究员们兴奋得几乎要开香槟庆祝。

老吴当时还只是项目副组长,头发还没现在这么白,他拍着胸脯保证:“会长,这项技术会改变人类文明进程!”

而现在,那只猕猴早已被安乐死——它在实验后期开始出现严重的认知混乱,甚至试图用打火机点燃自己的毛发。

报告上写的是“实验体因不可逆神经损伤终止观察”,但陈麟知道,那其实就是技术的代价。

桌上的全息通讯器突然亮起,伏羲Ai的虚拟形象浮现出来:“会长,量子保险库已完成第七代设备的封存程序,另外,三分钟前检测到境外七个情报节点对项目数据库的新一轮渗透尝试,已启动反制协议。”

陈麟点点头,目光落在墙上那幅世界地图上。

各主要协会的首都闪烁着不同颜色的光点——红色代表已知的敌对情报机构,蓝色是盟友,而此刻正有十几个新的红点在东南亚某处密集亮起。

“启动燧人氏协议。”

他轻声道。

伏羲Ai的虚拟形象微微一顿:“确认执行最高级别信息战预案?这将消耗协会7%的量子算力储备。”

“执行吧。”

陈麟合上怀表,“既然他们这么想知道我们在研究什么……就让他们看些该看的东西。”

Ai的身影消散后,办公室重新陷入寂静。

陈麟走到古董柜前,青铜司南的指针正微微颤动——这不是地球磁场的作用,而是深埋在地下三千米处的量子干扰器正在工作。

柜子最下层锁着一本纸质笔记本,上面记录着所有因实验出现副作用的志愿者名单,这些人员陈麟都或多或少的有过一些接触或者碰面,其中不少实际上都是为了科技而献身的类型。

翻到最新的一页,陈麟的指尖在纸面上停留了片刻。墨迹在有些泛黄的纸张上洇开,记录着一个个鲜活的名字和他们的故事。

“林志远,28岁,材料学博士。”

“在接收纳米技术模块后,开始无意识地将周围物品分解重组,最后一次见面时,他把会议室的花瓶变成了会发光的晶体结构……现在被安置在特别观察室。”

“苏雯,32岁,语言学家,在掌握117种语言后,开始听到'不存在语种'的幻听。”

“她坚称那是'上古文明的语言'……目前在精神诊疗中心接受治疗。”

陈麟轻轻摩挲着纸页边缘,这些记录比任何数据报告都更直白地展现着技术的代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