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1章 特例

凌晨三点,协会顶层的落地窗映着整座城市的灯火。

陈麟放下烫金的实验简报,目光在“认知重组项目”的进度栏上停留。

这份由项目主任连夜呈交的报告里夹着张有趣的照片——戴着银色头套的小白鼠正在迷宫里解方程,爪边的木屑上还留着微积分符号的划痕。

“认知重组项目组”是他很早之前就亲自批下的黑箱计划,当时项目书里那句“重塑人类认知边界”还带着理想主义的青涩,如今已在地下三层实验室扎根生长。

作为协会会长,他每月接收的加密报告越来越厚:从最初猕猴自学烤爆米花,到上周志愿者意外掌握四门外语,那些跳动的数据正在撞碎常识的边界。

“会长,这是第七代设备的测试影像。”

项目主任老吴的声音从全息屏里传来时,陈麟正在擦拭古董柜里的青铜司南。

画面中,大学生小李的头盔突然迸出电火花,紧接着冒出那句带着巴黎腔的河南话:“恁这咖啡不中啊,得加三份espresso!”

老吴的汇报声有些发虚:“意识粘连概率还是卡在3%……但这个问题我们可以很快就解决。”

陈麟倒是没多说什么,他伸手调出三年前的立项会议记录。

视频里年轻的研究员们眼睛发亮地讲述着一些比较特殊的议题,而此刻他办公室的智能幕墙上,正滚动着各协会代表对这项技术的试探性问询。

教育部的公函用词优雅,却藏不住对“三个月培养数学家”的渴望,国防部的密件更直接,附件里列着上百项军事应用场景,这些人倒是知道他的处事习惯,总是这么直白。

高层闭门会那天,暴雨把防弹玻璃砸出白噪。

当军代表把茶杯敲得叮当响时,陈麟注意到老吴的后颈在冒汗。

教育部长挥舞着模拟数据:“只要开放初中教材模块,明年高考平均分能涨60%!”

但网络安全部长突然插话:“那如果出问题的东西像电脑病毒传播呢?上周有黑客试图入侵我们的二级数据库,我们虽然靠着伏羲Ai逆向逮捕了入侵人员,可这代表着有人始终在盯着我们的数据库,一旦放开问题就大了!”

陈麟启动全息沙盘的动作很轻,会议室却瞬间安静。

三维投影里世界各地都有关于知识转移相关的画面,而画面最后定格在那只坚信自己是薛定谔的猫的拉布拉多犬——它正蹲在量子计算机前试图打开罐头。

“诸位的提案,让我想起二十年前的基因编辑风波。”

陈麟关掉沙盘,手指轻轻敲击着桌面,节奏缓慢而沉稳。

会议室内,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他身上,空气仿佛凝固了一般。

他缓缓站起身,走到窗边,暴雨依旧在肆虐,雨滴在玻璃上扭曲成蜿蜒的水痕,像是某种未知的密码。

“二十年前,基因编辑技术刚突破时,也有人说过同样的话——‘三个月治愈所有遗传病’、‘半年内优化人类基因库’。”

他的声音不高,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分量,“结果呢?我们花了十年时间才勉强控制住基因污染,而伦理问题至今仍在争论。”

他转过身,目光扫过在座的每一个人。

“现在,你们告诉我,三个月培养数学家?六十天训练特种兵?听起来很美好,对吧?”

他嘴角微微上扬,却没有丝毫笑意,“可你们有没有想过,如果知识可以被直接灌输,那么错误、谎言、甚至恶意程序,是不是也能直接写入人的大脑?”

网络安全部长下意识地捏紧了手中的数据板,军代表的茶杯也不再发出声响。

陈麟走回座位,指尖在桌面上轻轻一划,调出一份加密档案。

“这是上周的异常报告。”

他点开文件,投影中浮现出一段监控录像——一名志愿者在接收高级编程知识后,突然开始无意识地编写某种未知代码,系统检测到这些代码具有自我复制特性,差点感染实验室的主控Ai。

“我们阻止了它,但谁能保证下一次不会更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