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章 规矩(第3页)
达尔岱算尽了一切,却没有算到周将。
王信不会胡乱杀人,但是单于部的俘虏掀起战争,不能就这么算了,所以王信要当众审判,告诉胡人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
至于胡人能不能学会规矩,王信并不在意。时代不同了,总会学会的。
达尔岱领着众人返回部落,明天上午,周军将会抵达单于城。
“大哥!”
阿尔岱满眼血红,现在翻脸还来得及,大不了拼了,不少头人也蠢蠢欲动,因为俘虏里不少头人们的亲族或者亲信。
达尔岱摇摇欲坠,恨不得发狂,可他又无能为力。
无论翻不翻脸,这些人原本是周军的俘虏,生死早就控制在别人手里,他们就算翻脸又能如何
,原本想着讨价还价,那周将说不定考虑单于部的重要性,把这些俘虏还给单于部。
不应该啊,为什么会这样,达尔岱方寸大乱,彻底不知道如何是好,甚至极力哀求,可那周将铁石心肠,根本不把自己当回事。
“单于!”
一名头人赶来,没看见儿子还好,看到儿子在里面,那头人忍不住,改变了主意,决定支持阿尔岱。
“我们打得过吗?”达尔岱问道。
那头人愣住了。
周军离单于城不远,现在迁移部落,损失会更大,头人们承受不住这个损失。
很快,随着头人返回自己的部落,单于地区各处的帐篷传出了哭声,大家都知道了这个消息,却又感到无能为力,不知道如何是好。
第二天上午。
很多人赶来了单于城,很多人不敢来,还有很多人不忍心来,在场的头人们汇聚在一起,冷眼看着远处周军在搭建高台,周军告诉他们那将会是处决战犯的地方。
单于仿佛接受了一切条件,带着弟弟陪着周军将领。
周军士兵严阵以待,控制了单于城,提防任何可能的意外,单于达尔岱亲自站在王信身边,还带着自己的弟弟与几个儿子。
王信不得不承认,这单于的确是枭雄,卧薪尝胆的典范。
但达尔岱把自己兄弟和儿子,包括他全部送到自己的面前,又帮自己控制了单于部,的确给自己带来了最大的利益。
既让自己完成立下规矩的要求,又稳住了单于部,还能阻止大板升部落的南迁。
所以自己实在没有理由杀达尔岱,如果一定要杀了他,那么单于部必然四分五裂,犹如死了的宁南雄,他的许多属下投奔了大板升,反而提升了大板升的实力。
单于部还要向王信提供三百匹马,两百名奴隶,往后每年向雁门关提供五十匹好马。
加上已经有的四百匹马,也就是七百匹马,有了单于部每年上贡的五十匹马,每年的骑兵操练就不成问题,可以进行严格操练。
过了几日。
翟文在大板升部落派出的几十胡骑护送下,一路震惊的抵达单于城,大板升地区的胡骑并没有靠近单于城,反而十分防备。
把翟文顺利护送到单于城,拿回翟文签字画押的文书,他们的任务算是完美告终,接下来翟文要是出了意外,那就是单于城的问题,朝廷问罪单于城,牵扯不到大板升。
翟文看着沾满血迹的高台,听到单于部与王信达成的契约,翟文笑着看向身边浑身破烂的赵焘。
前些日子的战败,战场上逃亡的赵焘不敢往南逃,选择往北逃,直到遇见翟文,山穷水近之下,赵焘主动上前相认,希望翟文能带他回大同。
翟文没有拒绝,一路惊叹,此时忍不住说道:“王将军胜券在握啊。”
“为何?”
“他已经在单于城立规矩,说明他有信心。”
赵焘失魂落魄,顾不上多想,下意识地方反驳:“冯节度治理大同几十年,上下稳固,就算此次失败,也不至于一败涂地,鹿死谁手还不一定。”
翟文摇了摇头,赵焘现在心思乱了,没必要与他争论。
赵焘看到了单于部的现状,要是自己,自己拉拢单于部都来不及,那王信终归是年轻人,如此这般欺辱单于部,单于部上下怎么可能不怀恨在心。
自己还有机会,说动单于部控告王信。
冯节度加上单于部的控告,朝廷就不得不怀疑王信,哪怕王信手里有俘虏,可这些俘虏控制在王信手里,让这些俘虏说什么话,王信一句话而已。
再联络一批官员,还有冯节度在朝廷的人一起帮忙说话.赵焘眼神闪烁。
翟文默不作声,他知道赵焘想的是什么。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