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章 规矩(第2页)
这趟出关的经历虽然辛苦,可的确见证了很多,大家也变得更加团结,内心也越发强大,回想起铁骑冲到自己面前时,当时内心升起的恐惧,也觉得没有什么了。
这两日的行军速度很慢,第三日上午才开始快起来,车辆上也多了很多悬挂的马肉在风干,车营里的口粮还能撑半个月,不过将军向来谨慎,因此收集了很多马肉
储存起来,能多一些储备是一些。
都是些磨人的功夫,一个人的时候也很难如此耐烦,何况是两千人的队伍,而平日里已经习惯严苛的军纪,所以并无怨言影响士气。
探马被派了出去,单于部的使者又来了,带来了新的消息。
不光单于会来迎接周军,单于还会带着部落的头人们一起前来,而且不会携带武器。
“没想到单于如此诚心。”通译陶升变了,说话的嗓门大,对胡人变得目中无人,十分张狂,连郑浩也看不下去,可王信倒是没理会。
郑浩很好奇,对将军想要更多的了解,不再是以前无所谓的态度,请教道:“将军应该不是这样的人,为什么不制止陶升。”
郑浩那崇拜的小眼神,王信熟悉不过,心里不禁有些感慨,不知道回去山西后,郑老爷子会不会后悔,送来自己身边的人,变成了自己的小迷弟。
郑浩很年轻,也有才能,王信希望郑浩能跟上自己的思路,随自己走的更久些。
于是王信问道:“你知道越王勾践的故事吧。”
郑浩一下猜到将军要举例子,点头说:“知道。”
“那你认为吴国被越国打败,是因为越国忍辱负重的原因吗?”
“难道不是?”
王信笑了笑,不以为然,自己从来不认为吴国被越国打败,因此吴国当初压榨越国的行为不对。
不是东风压倒西风,就是西风压倒东风。所谓的讲道理,不过是心里顾忌罢了,人的本性就是不讲道理的,之所以要讲道理,是因为讲道理的利益更大。
所以在这种环境下呆久了,很多人有了错误的认知,认为有理走遍天下。
却不知能和你讲道理是因为一个国家,又或者一个群体,一个利益等等,而不是别人生来就应该向你讲道理。
“吴国被越国打败,只是因为吴国自己不行了而已,吴国打败越国那一代人老了、死了,吴国新生的年轻人不争气,不如越国的新生年轻人,自然被越国打败。”
不是吴国压榨越国,所以吴国失败的原因,而是吴国自己不行,才被人打败。
听完将军的解释,郑浩有些迷茫,这与他多年来学习的不一样,做人总要讲道理才对,以德服人啊。 之所以告诉郑浩这些话,王信希望郑浩能理解自己接下来要做什么。
读书人是很重要的,关乎一个民族的未来,可读书读错了,学到了错误的知识,犹如数据库被污染的智能体,反而会带来巨大的破坏。
第二日。
大军出现在天际线处,移动的速度不急不慢,最引人瞩目的是这支军队的旗帜,五颜六色像海似的旗帜多得不可计数,配上士兵们身上的大红战袄,整支军队刺眼的鲜艳。
如此漂亮的军队,却没有人猜疑,因为这支军队已经证明了自己多么强大。
单于和部落头人们恭敬的迎了上去,送上部落最高的礼仪。
王信骑着马,直接用刀挑开了单于代尔达送来的环,稳稳的落在单于的脖子处,不顾单于错愕的眼神,王信缓缓道:“让你的族人来看看,冒犯周军的下场。”
没有被挑出来的单于部俘虏推了出来,还不知道自己接下来面临的是什么。
达尔岱仿佛想到了什么,不可置信的抬着头,惊慌的恳求:“王将军,我们部落已经失去了太多年轻人,不应该再损失人手了,否则我们挡不住大板升。”
王信没有理会达尔岱的请求,因为他要在关外立下一个规矩,冒犯周军者死。
“达尔岱指挥使,我之所以给贵部留下一条活路,诚如你是个聪明人,猜到你们部落的价值,可你太过聪明,从而太过看重算计。”
头人们也逐渐醒悟,脸色变得苍白,把希望寄托于单于身上。
单于呆呆的望着王信,王信用刀刃拍了拍单于的肩膀,叹道,“我更看重规矩,规矩是冒犯周军者死,达尔岱指挥使,你要感谢你很早就归顺了大周,是我大周的指挥使,所以我才不杀你,希望你好自为之,发挥出自己的价值。”
归顺大周的部落,和不归顺大周的部落,必然是两种结局,犯的错也要分开对待。而冒犯周军者死,是王信划下的底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