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兵圣键盘战斗家

第137章 河西营的未来(第3页)

 每月两次。

 每次为期五日。

 通州城到香河差不多要八十里,河西小营在通州城西,路途更远,大概有九十里,两地路途畅通,来往便利,因此五日中,两日去两日返,另有一日操练。

 另外还请求兵部安排兵仗局为河西小营供应火药,铅子,炮弹等一应物资。

 大周的兵仗局负责供应京营兵备,除了刀枪棒锤等,还有火铳、火箭等各色火器,也包括火药、铅子等,只是一个制式的问题,还有一个是兵仗局如今制造的火器良莠不济。

 火器不同于兵器。

 火器劣质使用会炸膛,能给士兵带来伤亡,也是这些年京营士兵不愿意使用火器的主要原因之一。

 朱胜功提前来到军营。

 河西小营第一操练火器,不光东军派了人来观摩,还有兵部官员,以及宫里头的太监等。

 朱胜功把王信当做自己的人,一脸的随便,好奇问道,“你就这么相信外国工匠?”

 “不相信啊。”

 “那你还如此大的代价去采购?”

 “我相信利益。”王信笑道。

 朱胜功一脸懵逼。

 王信也没在卖关子,解释道:“如果我找那些外国商人采购原料,如打火石等,他们会以劣充好,可我现在买的他们的成品,他们为了保障自己的名声,反而不会使坏。”

 古人不傻,外国古人也不傻。

 大明找外国人购买火器的话,外国人就会提供合格的火器。

 可如果大明找外国人采购材料原料等,外国人就会提供劣质的物料。

 比如打火石,晚明发明出燧发枪,可因为国内的打火石质量不行,于是尝试从西班牙人手里采购,西班牙商人故意以次充好提供劣质打火石,变相的阻击了晚明燧发枪的普及。

 又比如番薯。

 西班牙人从美洲大陆十万里之遥带到吕宋耕种,因为西班牙人在吕宋人少,无法安排更多的人耕种,所以带来此物。

 也知道此物的厉害,因此只在城堡附近种植。

 吕宋内陆城堡附近是禁区,土著和华人都不能靠近。

 码头上也有规定,凡是敢偷藏番薯的一律绞死,所以番薯被带到吕宋数十年,才有一个叫做陈振龙的海商成功了,冒死把番薯藤搅入汲水绳里藏着偷带回国。

 因为只有几株,所以前期培育需要时间,过了三四十年,番薯在南方开始普及,又过了二三十年普及全国,那时候已经是大清了。

 了解外国人的人性,王信并不是很担心。

 现在的佛郎机人一门心思做生意,为了利益什么都愿意卖,而且犹如春秋战国时期,食利阶层少,牛马阶层多,贵族们之间非常讲体统。

 现在也是。

 有实力进行远洋贸易的商人不多,目前都还比较注重自己的信誉。

 当海商越来越多,道德也就越来越坏了。

 朱胜功一脸叹服,“没想到你不光带兵有方,经商也有一套。”

 王信一脸自信。

 自己要是去经商

,十有八九能成为巨商。

 只可惜现在不合适把经商当主业。

 经商是没错的的。

 菜刀能有什么错。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