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满清遗老(第2页)


 此外,他通过商务印书馆出版《海藏楼诗集》,版税收入亦为重要财源。


 郑孝胥作为「同光体」诗派领袖,5月间主持了三次诗社活动。


 5月4日,他与陈三立、李瑞清等在愚园雅集,以「落花」为题唱和,其诗「劫后春痕半有无,东风吹泪上蘼芜」,暗喻清室倾覆之痛。


 书法方面,他为交通银行题写的匾额此时已悬于外滩总行,每字润金高达一千银元。


 隐居上海期间,郑孝胥虽未直接参与宗社党,但通过帝师陈宝琛保持书信往来。


 5月3日,他收到溥仪(凌霄)的密函,内附「毓庆宫行走」的虚衔委任状。


 此后,他多次与日本驻沪总领事有吉明会晤,主张在日本支持下建立清室复辟政权。这些活动均通过租界内的日本浪人传递信息。


 郑孝胥拒绝使用民国纪年,5月间所有往来书信仍署「宣统四年」。


 他联合沈曾植、梁鼎芬等发起「存古学社」,以「保存国粹,抵制西化」为宗旨,反对教育部废止读经的政策。


 尽管以遗老自居,郑孝胥仍与张謇等立宪派人士保持联系。


 答应5月12日参加张謇在张园举办的「实业救国讨论会」,提出「以工立国,以商富国」的主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