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产业发展(第2页)


 荣德生见状收起账本,对着账房先生说你先去安排吧,先生也该去吃午饭了。


 对阿兄荣宗敬说道,既如此,咱们去寻一家好吃的菜馆,也享受享受这口腹之欲。


 午时正(12:00)·九江路“老正兴”菜馆


 兄弟二人在菜馆点了一桌,江南特色名菜。


 青瓷碗里的油爆虾还在滋滋作响,荣宗敬夹起一筷扣三丝,忽然看见玻璃窗户外。


 还有报童拿着报纸用力呼喊着《申报》号外:“南京临时政府颁布《商业注册章程》,免了三年注册费?”


 仆人见状,慌忙出了菜馆,随手递出两毛,从报童手中接过两份报纸。转身便回来递给两位老板。


 荣德生接过报纸,放下碗筷,双眼冒着金光般的死死盯住报纸上的内容:“早该如此,去年本想拓宽厂子的产能,申请建立新厂,光是衙门规费就耗了两千两。”


 荣宗敬夹着菜笑道,如今民国政府,十分在意民间的商业资本发展。


 可不同于从前,如今的政府领导人,都是接触过西洋经济学说。


 自然是要出台各种法律法规,促进商业资本发展。


 跑堂的伙计捧着蟹粉豆腐过来,对着兄弟二人说道,两位老板,您要的菜齐了。


 荣宗敬点点头,对阿弟说道,快尝尝这家的特色菜。


 荣德生却打趣的道,阿兄还是只关注吃食,都不关心工厂的业务啊。


 荣德生做势便说,“荣大老板,法租界的麦兰捕房又要涨保护费了,说最近闹工潮,得加派安南巡捕巡逻。”


 荣宗敬咬开一只油面筋塞肉,汤汁顺着指缝滴落,不在意的说道,这有什么?


 哪次重要事件这些洋人巡捕房不做些文章?


 “告诉捕房的翻译,下月先送两箱面粉过去,就说等新厂开工,自然忘不了各位的照应。”


 荣德生对荣宗敬点头说道,阿兄心里有成算就好,这事儿一年还不知道要闹几回呢。


 咱们还是加快新厂的建设进度,尽快投产为好。


 那咱们去一趟银行会会这周买办吧,看他究竟打的什么心思。


 未时初(13:00)·浙江兴业银行


 兄弟二人及仆人分别乘坐黄包车一路匆匆急行。


 进入银行后直接询问工作人员,寻找周作民买办。


 工作人员将荣氏兄弟迎往会客室接待,各自呈上上好的茶水。


 工作人员离开后,荣德生看着这装修很不一般的会客室。感叹的对着阿兄说道,这样的装修风格,真不是一般人家能用得起的呢!


 荣宗敬坐在会客沙发上,只是微微一笑不语。


 少顷,周作民很高兴的进了会客室,几日不见如隔三秋啊,真想不到大名鼎鼎的荣氏兄弟二位老板会屈尊到我这小小的银行来。


 荣宗敬却说,周老板是三番几次的想约见我们兄弟俩吗?怎么?今日我们兄弟俩亲自登门拜访,不欢迎吗?


 周老板走进会客室沙发坐下,笑着说道,怎么会呢?两位荣老板光临寒舍,周某自然是无比欣喜,热烈欢迎了。


 荣德生见此便说道,如此,我们兄弟俩此番登门也是想见见周老板是有何事相邀?


 周老板却起身踱步到办公桌前,笑着看向荣氏兄弟,两位荣老板难道真不知道周某的诉求吗?


 当即周老板起身在会客室书架上取出一份资料,缓步悠悠走向荣氏兄弟。


 将取出的资料放在荣氏兄弟生前的会客桌上。


 周老板示意荣氏兄弟,可以看一看。自己则坐回沙发上,若无其事的等着。


 会客室里飘着龙井的清香,不知过了多久,荣氏兄弟看完资料。


 买办周作民指着桌上的资产负债表:“荣氏兄弟若要盘下闸北的恒昌纱厂,尚缺二十万两股本。我行可做保,发行优先股,年息七厘如何?”


 荣宗敬摩挲着紫砂壶,目光扫过荣德生微笑着对周老板说道,去年因抢购汉口棉花,账上的现银已去了大半,此时正是需要银号助力的时候。


 “周先生可知,”荣德生忽然开口,“去年沪上纱厂每包纱能赚十五两,今年洋纱跌价,每包只余三两。”


 荣德生轻轻吹了口茶水说道,“但我们看中的是闸北的码头用地,待沪宁铁路支线修通,原料进仓能省三成脚力。”


 荣宗敬接过话头:“七厘利息太高,还要我们以面粉厂的栈单做抵押。”这条件太过了。


 周老板这么做?想要什么我们兄弟二人心中有数。


 周老板听到如此回答笑得十分张扬,对荣氏兄弟说道,那到如今你们还有别的法子吗?


 是你们的改革颇见成效,如今的纱厂与面粉厂收益大幅增加,而在国内的市场份额急剧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