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1章 阿三家投资环境分析(第3页)

 

因而在低声解释之余,沈强表示要不然他回头跟长红厂海儿厂等想办法再试试看。

 

杨振摆手道:“咱们能做的功夫都已经做足了,但希门子还有松底这些却最多也都只是想利用合资的借口忽悠段云吉等人去阿三家……”

 

“而他们自己却一点都没过去建厂的想法!”

 

“那就说明他们压根就不想去阿三家建厂!”

 

“所以现在你即便是再想办法忽悠,估计人家也不可能去!”

 

“所以这事就这样吧,用不着白费功夫了!”

 

眼见杨振明确表示不用。

 

沈强便也不强求,只是看向杨振有些好奇。

 

表示根据他还有长红厂海儿厂等对阿三家进行的考察。

 

那都觉得要抛开国内在家电产业上的地位还没有彻底稳固。

 

在国产家电产业在国际上的地位彻底稳固之前,那都不适宜大规模的在国际建厂,以避免自己给自己在国际上制造出一个强有力竞争对手这种局面的考量之外。

 

他们都觉得阿三家绝对是一个不错的投资建厂地点。

 

毕竟阿三家人口众多,工业基础极其薄弱。

 

和当初国内刚刚开放时期的情况,简直是一模一样。

 

去他们家建厂投资,那当真感觉是想不赚钱都难。

 

不明白这事为何不仅是杨振坚决反对,便是连希门子,松底这些国际家电具头,那都宁可在他们家以巨额成本进行生产。

 

宁可冒着因为成本太高,因而产品竞争力低下的风险,也不愿意去阿三家这么一个极其优质的市场上去投资建厂。

 

看到沈强那一脸的不解,杨振忍不住的直乐。

 

足足乐了好半晌,杨振这才开口,表示阿三家现在的人口,以及国内情况,在表面上看的确和十几年前国内刚刚开放的时候差不多。

 

但有些事不能光看表面。

 

就比如当初的国内虽说也的确一穷二白。

 

但问题是国内人不仅天生就比绝大多数地区的人都更加能吃苦耐劳,最重要是国内的绝大多数人,那都接受过较为充分的文化教育。

 

也是因此。

 

在国内,只要是个正常人。

 

只要工厂里的工作,而不是什么高科技的工作。

 

只要稍微适应几天,那么百分之八九十的人那都能干的像模像样。

 

阿三家的人就不同了。

 

阿三家的人不仅百分之九十不识字不说,最关键是阿三家压根就没有一个共同的文字以及语言。

 

“在阿三家里,足足有一百多个民族,一千多种语言!”

 

“其中光是主流使用的语言,那就有三四十种!”

 

说到此处,杨振看着沈强嘿嘿笑道:“这么的民族和语言,光是想让他们相互之间和平相处并且顺利沟通,那都已经是个大麻烦!”

 

“就更别提他们百分之九十的人都不识字……”

 

“想要把他们变成合格的工人,难度怕是比国内高上几十倍都不止!”

 

“这还只是其中一个方面!”

 

说到此处,杨振有大概说了一下三哥家在官面上的一些情况。

 

表示别看国内无论是报纸还是新闻,那隔三差五都在报道国内办事效率低下啥的。

 

但相比三哥家,就国内这些问题,那都已经不能用小巫见大巫来形容。

 

“国内的问题乘以十!”

 

“那就是同样一件事要在国内办成和在三哥家办成的难度!”杨振道。

 

听到这话,沈强那是瞠目结舌,半晌才表示他现在算是明白为何杨振不仅坚决要阻止长红厂海儿厂去阿三家投资。

 

便是连希门子和松底这些国际巨头都不去了。

 

毕竟要杨振说的是真的,那阿三家那根本就是个粪坑啊!

 

过去投资,赚不到钱不说,搞不好说不定还得沾上一身屎。

 

听到沈强的吐槽,杨振忍不住的直乐,表示他所说的这些,那还都不过是阿三家的一些小毛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