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1章 金子再能发光,一块破抹布也能遮住
但不要电脑的性质在这几年依旧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首先是因为直属科所的窟窿太大,以及相关领导各怀心思,经常需要从不要电脑手中拿钱去填补窟窿。
有时候前脚才收到货款准备用来搞研发或者搞什么新项目。
但后脚钱就已经被相关人等以各种借口给转走。
最关键人直属领导的身份,即便是李光南那都没有办法阻止。
眼见这样下去,不要电脑成为科所的提款机,没钱了就直接来不要电脑的账目上划拉是一方面。
耽搁了不要电脑在各方面的研发,那损失可就大了。
毕竟现在全世界的电脑普及速度正在飞速加快,要不能在这个时候尽可能的提升本身的核心竞争力。
那不要电脑最终的下场只有一个,那就是会照样沦为杨振记忆中的那个组装厂。
也是因此,在不得已之下。
杨振不得不一次性拿出了上亿刀乐,借着上市的功夫将原本属于科所方面的股票给买下来了大半。
虽说因为杨振的有意让步,科所方面在得到了远超时下股票价值的现金,并且手中剩余的股票数量,依旧还能确保不要电脑原本国有的性质。
但因为杨振之所以能出到上亿刀乐这样的高价,那就是想要买断科所对于不要电脑的管理权。
因而现在的不要电脑虽说还是国有,但在经营等相关方面,却已经是由杨振说了算了。
也是因为不要电脑现在已经是由杨振说了算,所以不要电脑最近两年的发展,那是远远的超出了预期。
不仅是在原本强项的主板技术方面。
现在的不要电脑在电脑系统,输入法,以及显示屏等等方面,那都已经取得了不少的突破。
因而现在的不要电脑虽说在处理器等等方面,还对漂亮家的技术有极大的依赖,但在其余方面,却已经拥有了不少自己的技术,已经逐步摆脱了组装厂的称号。
这些努力最直观的好处,不仅仅是体现在不要电脑因为多了不少属于自己的核心技术,因而对外所需要付出各种专利费之类大幅度降低。
原本组装一台电脑卖价一两万块,但最终能落到不要电脑手里的利润说不准只有千吧块。
因为这些技术,不要电脑单台的利润已经突破了三千,比原本的利润足足翻了三倍上头。
更多的还体现在因为这些技术所需的配件,几乎都会在国内生产上。
现在不要电脑在电脑生产工厂本身之外,又单独建立了几个配件工厂。
这些配件工厂的员工数量,那几乎都是数以千计。
并且这些工厂的员工有一个算一个,那工资都是远超国内普通水平。
现在国内普通工作,一般也就五六百块钱。
而不要电脑配件厂的员工的工资水平,那保底都在一千以上。
多出来上万个高工资岗位对于地方经济的拉动作用,那简直是有目共睹。
再加上因为这些岗位而带动起来的上下游原物料等等……
虽然不要电脑现在的控制权似乎和在他记忆中的刘继善手上的时候并没有什么两样,控制权依旧早已旁落。
但杨振却丝毫不会因此而羞愧,觉得自己所干的事和曾经刘继善所干的压根没什么两样。
毕竟现在不要电脑所做到的这些,那是他记忆中的刘继善到老死都没有做到过的。
已经真真切切的有了那么几分国之重器的味道。
也是因为杨振这几年对不要电脑所做的这些,李光南都看在眼里。
因而对于杨振这种跳过所有讨论程序,直接要求按照他的命令开发一款新型电脑的要求,李光南依旧丝毫没有要拿程序来反对杨振的意思,只是直接问杨振对于这新型电脑,除了一体机之外,还有没有其它的什么要求。
眼见李光南如此配合,杨振自然也不会客气。
只是一边在脑海中回想着乔不撕在回到水果公司之后发布的第一款水果一体电脑imac的技术细节,一边将这些细节讲述给李光南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