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2章 三哥家挣钱三哥家花,一分也别想带回家
对阿三家的问题,那都有点糟多无口,简直是几天几夜都说不完。
感觉哪儿哪儿都是问题。
不过在杨振看来。
之所以当初阿三家的发展环境明明要比国内好上许多。
但经过这不过短短十几年时间的发展。
国内已经逐渐有了万象更新的势头,而阿三家却依旧寸步不前,依旧还穷的尿血……
甚至都看不到半点好转的迹象。
其关键的原因,绝不仅仅在于他刚刚跟沈强所说的那些什么教育不足,书不同文语不同调之类。
更多的原因还是在于阿三家几乎是从官面上的,对于法律法规的儿戏态度。
之所以这么说的原因,可绝不仅仅是因为但凡看到有人到自家投资,并且赚到了钱。
阿三家就开始眼红。
就开始琢磨着给投资人量身定制上几条法律法规,以确保投资人能做到在阿三家赚钱就在阿三家花,一分那也别想带回家那么简单。
更多的还是在杨振看来,一个地方想要发展,那首先要做的就是严肃法律法规。
对于法律精神,一定要一以贯之,轻易不得进行更改。
毕竟一个地方想要发展,那就必须得有稳定的法治基础。
要法律法规都能朝令夕改,甚至是量身定做。
那投资人即便是肯来,那怕也都是打着捞一笔就走的心思,压根就不可能下决心下大力气的帮助发展,就更别提什么双赢。
不过这些,杨振明显是不可能现在就告诉沈强的。
毕竟往后他可还想着让阿三家帮他狠狠的坑一坑那些利欲熏心。
或者就是感觉外面的月亮比国内圆,即便是阿三家的月亮那都要比国内圆。
所以有钱宁可跑去帮阿三家发展,那也不愿意留在国内帮国内进行发展的奸商呢!
要现在就告诉沈强。
万一沈强说漏了嘴。
到时候没办法利用阿三做局,那他的损失可就大了。
送走沈强,杨振原本还想打电话给宋雪花,问问宋雪花时间现在都已经过去快两个月了。
关于三心,海里士,斗山,浦铁这些帮家大企业的财务审核报告到底做的怎么样了。
毕竟根据他所知道的消息。
即便是现在距离经济危机的彻底被引爆还有足足两三年的时间。
但从现在开始,锁螺丝比盖子等人,那都已经纷纷派出人马在开始布局了。
要他再不想办法尽快行动。
几家要先上了锁螺丝比盖子等人的套,那他再想要下手,那怕就又得多费上不少的功夫。
对于这种结果,杨振明显是绝对不想看到的。
可就在杨振刚刚拿起电话的时候,一个电话却是先一步的打了进来。
看到是个陌生的号码,杨振直接掐断。
但电话却是锲而不舍的继续打了进来。
眼见对方如此执着,再加上知道现在手机的使用率低的吓人,一般也没有打错的可能。
杨振想了一想,到底还是接通喂了一声。
“请问,是杨振杨老板吗?”
在确定是杨振无疑之后,电话那头的声音有些兴奋的道:“杨老板你好,我们这边是国产涡扇发动机研发项目组,我是组长陈光辉!”
要仅仅是陈光辉这个名字,杨振或许没有什么别的感觉。
毕竟这名字太过于大众,在国内即便是没有个一百万那也有几十万。
不过再听国产涡扇发动机项目组组长这个头衔之后,杨振立即就严肃了起来。
之所以如此,自然是因为回望航空发动机的历史。
几乎是所有的能叫的出名号的发动机,那就不是漂亮家生产的,就是老苏家生产的。
再加上因为技术封锁的原因。
国内的发动机在他记忆中很长的一段时间之内,那都是制约国内空中力量发展的最大短板。
也是因此,在国内航空业逐渐起步的时候。
不知道多少自干五们为此而欢呼雀跃,但凡听到国内在相关方面哪怕有一丁点的微小进步,那都兴奋无比。
但往往那些殖奴们只要轻飘飘的一句你飞机即便是再多再好,可连个像样的发动机你们都造不出来……
你的飞机即便是再多再好又能有啥用?
飞上去还不是给人当靶之类的时候,那几乎都能怼的自干五们钢牙咬碎,却又无可辩驳。
毕竟国内在发动机方面的发展,的的确确就是不行。
这种被人指着鼻子骂国内就是不行的现象,一直要到国内将涡扇十五发动机研发成功之后,才逐渐改观。
作为曾经自干五的一员。
在看到国产航空发动机取得了突破,总算可以扬眉吐气的同时,杨振自然也没忘了记住之所以能让他们这群自干五扬眉吐气的那几个关键名字。
而这陈光辉,就是其中之一!
想到这点,杨振是情不自禁的坐直了些,有些强忍着激动的道:“原来是陈组长!”
“不知道陈组长你打电话给我,是有什么事吗?”
“随时我们涡扇发动机研发项目组才刚刚成立!”
“不过对于发动机的一些具体路线,以及参数等等的问题!”
“我们这边的意见却根本无法统一!”
“也是因此,在征得相关方面的同意之后!”
“我们这边召集了相关方面的专家,想要广泛听取一下大家的意见!”
“关于杨老板你的电话,也是上头给我们的!”
简单的介绍了一下打电话过来的原因,陈光辉这才开口,表示相关会议最近就会在古都长安城召开,问杨振有没有空。
“要有空的话!”
“无论如何,还希望杨老板你能够赏光!”陈光辉道。
听到这种高级别的科研会议,杨振是下意识的就想要拒绝。
心说我所知道的那些东西,不过就是因为自干五键盘侠时期的泛泛而谈……
去参加这种会议,那不是贻笑大方么?
不过听到陈光辉那忐忑的语气,再想到上头不给陈光辉别人的电话,却偏偏将自己的电话号码给陈光辉。
那其中的缘故,怕绝对不仅仅只是因为自己之前不仅乘着老苏家垮台的前夕,从老苏家的马达西奇厂里帮助国内搞回来了很多的航空发动机研究资料。
前阵更是打着无人机研发的旗号,从漂亮家航空航天专家方面套取了不少关于飞机以及发动机相关的技术那么简单。
杨振到底还是没有直接拒绝,而是反问陈光辉,问参加会议的都有哪些人,又大概有多少人。
“说起来相关方面的专家我们虽然请了不少!”
“但经过我们各方面的甄别以及筛选!”
“最终与会的可能不会太多,最多也就十几个!”
“至于具体人员!”
“目前我唯一能确定的,也就是刘全刘总师和涡轴的尹勇尹总师!”
说到此处,陈光辉再次小心翼翼的询问杨振到底能不能去。
“我最近比较忙!”
“至于到底能不能去,估计还得看看日程!”
杨振并未直接回答,而是让陈光辉先把开会的具体时间和地址给发过来。
到时候他再做决定。
“既然这样!”
“那好吧!”
听到杨振那敷衍的语气,陈光辉心头虽然失望。
但到底还是说了一大堆从上头方面听说了杨老板你不仅非常关心国内在航空航天方面的发展,并且也的的确确的为国内在相关方面的发展做出了不少的贡献。
所以这次会议我们是真心邀请,希望你一定参加之类的话,然后才将时间地址之类的告诉了杨振。
刚刚挂断电话,一大群项目组的工程师研究员们便凑了上来。
只不过在注意到陈光辉的脸色之后,一群工程师研究员们原本已经到了嘴边的话便再也问不出口。
看到这一幕,陈光辉便不得不硬着头皮给一群人打鸡血。
表示上头给批的科研经费虽说是的确有限。
人手方面也的确是严重不足。
“但这涡扇发动机,到底和我们国内的航空力量息息相关!”
“只有咱们将这发动机给搞出来!”
“咱们国内的航空力量才有可能真正的强大起来!”
“所以咱们绝对不能因为经费不足,人手不足就自暴自弃!”
“毕竟咱们现在再困难!”
“还能有当年老一辈搞两弹一星的时候困难么?”
“在当年那么艰难的环境下,老一辈都还是将两弹一星给搞出来了!”
“现在咱们的情况和当年相比,那可已经优越了不知道多少倍!”
“我还就不信咱们在现在这样的环境下,还把他个涡扇发动机都搞不出来!”陈光辉道。
虽然陈光辉说的慷慨激昂,但在场一众却压根就没有几个接茬。
如此的原因,并非是因为他们缺乏信念。
更多的原因还是在于时空环境现在已经完全不一样了。
就拿当年两弹一星来说。
当年虽然在别的方面很困难,吃没得吃穿没的穿住没得住。
但在人才之类方面。
只要项目说声需要,相关方面那绝对是不惜一切代价进行协调——可现在呢?
看中的几个人才,要么是一听到项目组什么待遇,人家是连电话都不肯接。
要么就是明着说了愿意为国内航空事业的发展贡献力量,但前提必须是要确保待遇。
要不能确保待遇,人家就肯定不来……
想着这些,一群人看着陈光辉那是唉声叹气,表示不是他们没信心,不是他们不愿意克服困难。
现在的问题是不管他们怎么克服困难,那都没有用。
毕竟他们现在掌握的技术,和现在航空发动机最先进的技术存在着代差。
想要解决这些问题,那就必须得吸收新鲜血液。
“要吸收不来新鲜血液!”
“不能给咱们提供新技术新思路!”
“咱们就算再能吃苦又如何?”
“就算咱们把这苦吃成黄连,那这新发动机咱们不也没办法么?”一群工程师研究员道。
知道这些都是现实问题,无论自己如何打鸡血也没办法改变。
陈光辉也只能硬着头皮表示杨振也只是说了他得看看到时候有没有时间。
又没说一定不来。
“退一万步说!”
“即便他是真不来!”
“那我这也不是还在想别的办法么?”
“咱们这大活人的!”
“难不成还真能离了张屠夫,就只能吃带毛的猪啊?”
安抚一众一番,陈光辉也不忘让一众有功夫关心这钱的事情,那还不如多关心关心参数的事情。
毕竟人漂亮家的推重比达到1比10的涡扇发动机那都已经上天了,自己等这却还连个研发的方向都没有……
“咱们好歹也要先拿出个可行性的方案来!”
“别说跟大漂亮家1比10的推重比相比!”
“便是拿个推重比能达到1比7的出来,那也算是一个进步!”
“到时候我再去找谁要钱!”
“那也比啥也没有容易跟人张嘴不是?”陈光辉道。
听到这话,在场一众的声音不仅没有停止,反倒是变的更激烈起来。
之所以如此,自然是不少的研究员工程师通过技术路线等等进行演算,坚决认为漂亮家的f119发动机的推重比不可能达到1比10。
但更多的研究员工程师们却觉得这些发动机虽说还没上飞机,但从各方面汇总过来的情报来看,f119发动机的推重比那就是达到了1比10……这是漂亮家发动机公司自己公布出来的数据,那肯定假不了。
毕竟这数据要假了,那就通过不了验收。
听到这话,说不可能的一群研究员工程师顿时就不乐意了,表示说能的一群人那就是盲目的相信洋人,是崇洋媚外。
并且还拿当年两弹一星研发过程中的一些问题举例。
表示当初漂亮家自己公布的数据,说是氚元素的反射截面大于15个巴,而于工根据自己的演算,却认为反射截面不会大于5个巴。
当时大家也都觉得漂亮家期刊上出来的数据不会错,肯定是于工自己算错了。
但事实却证明于工计算出来的数据是对的,而漂亮家期刊上的数据是错的。
对于这事,因为在国内科研人员中传播的极广,因而一群说漂亮家数据不可能错的工程师研究员们无法辩驳。
但一群人却还是坚持,表示于工的事的确是漂亮家的数据错了。
但那也是因为历史原因所造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