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0章 砂石生意展开(第2页)

 

表示砂石这生意虽说很难介入。

 

但一旦介入之后,那就不愁没有生意。

 

毕竟现在国内的改造,这才刚刚开始。

 

往后无论是城市改造,道路建设,那都少不了需要用到砂石。

 

所以让王松赶紧带人联系张文明李子安他们几个,看看对方之前是在什么地方淘的沙。

 

如果可能,就赶紧找地方所在,把周边能采砂的地方全部给承包下来。

 

如此一来,自己等便等于又捞到了一条一本万利的好生意。

 

虽说之前从未接触过砂石之类的生意。

 

但到底是个人精,因而杨振只是稍加点拨,王松便已经大概知道该怎么做,并且还能根据这些举一反三。

 

也是因此,不过几天。

 

在花出去了十几万之后,旧厂街周边一些但凡能采砂的河道之类,便几乎全都被王松带人以各种名目给承包了下来……

 

因为大家都能明着暗着采买的沙场全都到了王松手里,很多工地所需的砂石,要不就只能高价从远处送来,要么就得断了来路。

 

也是因此,没过多久,王松原本只局限于旧厂街的砂石生意,便飞速的向着周边铺开。

 

当然了,这一切说来虽说简单至极,实际上却也纷争不断。

 

毕竟原本大家都能吃的肉,结果现在被一个人全夹碗里,剩下的人连汤都没得喝。

 

这种局面,要不发生冲突,那才是怪事。

 

但好在有杨振撑腰。

 

因而在经过小小的波折之后,砂石买卖便飞速的进入了正轨。

 

每天经过王松卖出去的砂石,数以百吨计。

 

而随着砂石的卖出,花花绿绿的钞票自然也便像是流水一般的往杨振的包里淌,简直挡都挡不住。

 

好在这些钱的来路光明正大,杨振可以大大方方的往银行里存。

 
要不然的话,就他那早就已经快被塞满的地下室,一下又每天多出这么一大笔的收入……

 

那钱多的怕真是不知道该如何处理才好。

 

而在砂石买卖红红火火的同时,在经历了长达大半年的购买生产线,学习技术,又被林坤成这种奸商设局坑害之后。

 

国光棉纺厂从棉纺制品转型卫生巾的生产,也终于有成品开始下线了。

 

在让自家媳妇或者亲眷等试用一番,感觉效果不错之后,张丰收刘玉强等便立即开始组建销售团队,准备在第一时间将卫生巾推向市场。

 

但杨振在根据卫生巾的国际行业标准,请相关专家对卫生巾进行抽样检测之后,发现自家的卫生巾在几个菌群相关的检测方面根本无法达标。

 

也是因此,杨振在第一时间叫停了张丰收刘玉强等准备立即将卫生巾推向市场的做法,命令工厂方面立即对生产工艺,生产流程等等进行整改。

 

表示除非是所有参数全部达标。

 

否则的话,他绝不允许哪怕多一片的卫生巾流到市场之上。

 

听到这个命令,张丰收刘玉强等棉纺厂的职工们一脸无语。

 

毕竟当下国内的商业环境还不健全,别说是卫生巾这种国内原本压根就没有的东西。

 

便是很多成熟产品,那都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

 

因而一般情况,当下国内的很多商品基本都是产品先上,等到产品市场逐渐健全之后,相关方面再根据卫生,安全等等制定各种标准,然后让厂方跟上。

 

现在相关方面都没有要求,杨振却先给自家的产品制定标准。

 

并且还是按照国际的最高标准要求……

 

这张丰收刘玉强等哪儿受得了?

 

毕竟这批产品,可是花了无数的人力物力才生产出来的不说,而且即便距离国际行业标准那也都只是几个小菌群的事情,差的不是太远。

 

也是因此,一群人是轮番对杨振进行游说,表示大家废了这么大的功夫才将产品生产出来。

 

要真不卖,那么多的原物料白白浪费是小,要看不到市场反馈,让大家对厂子转型失去了信心,那事可就大了!

 

所以他们建议还是按照国内工厂的例行做法,产品先卖。

 

一方面能卖钱回血,一方面也可以看看市场反馈。

 

要市场反馈好,大家对工厂的转型有了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