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创业实录恶的呃呃呃

第八十二章 德语国家组织(第2页)

 

而西班牙语完全就是吃老本,不过得益于西班牙曾经在大航海时代的家底,所以如今西班牙语依然算的上是重要的国际性语言,尤其是在拉美地区有着广泛的影响力,从墨西哥到阿根廷,一连串的西班牙语国家。

 

当然,近些年来西班牙语事实上已经被德语超越,不管人口,影响力还是应用领域皆是如此。

 

自从德国统一以来,德语就成为了欧洲的强势语言之一,加上奥匈帝国等欧洲德语国家,这让德语在欧洲发展进步很快。

 

同时,因为德国在二次工业革命中成为欧洲新的科学技术和文化中心,所以德语在世界范围,关于科学,工程,哲学等领域影响力日益加深。

 

毕竟,德国作为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中心之一,世界其他国家想要发展本国工业和科学教育,就必然绕不开德语,很多一流和前沿的科学技术文献,毫无疑问,会德语的人能够更早接触和方便学习。

 

而奥匈帝国在德语推广中的作用,则主要是德语在文学,音乐等方面,强化了德语的文化地位和底蕴。

 

不过,真正让德语正式在20世纪初超越西班牙语,甚至是法语,毫无疑问东非的崛起起到了一定乾坤的作用。

 

毕竟,现在德国和奥匈帝国再强大,它们的影响也很难走出欧洲,而东非补齐了这块版图。

 

首先,东非本身就是人口过亿的超级大国,东非的存在,直接让全世界的德语人口增加了接近两亿,毕竟除了东非本土以外。

 

东非还有仅次于英国和法国的广阔殖民地,而毫无疑问,在东非的殖民地上德语是主导性语言。


除此外,还有南德意志王国,阿比西尼亚帝国,比属刚果殖民地,达尔马提亚的混血德意志人居住区,委内瑞拉西北部等地区,都因为东非的推动形成了一定数量的德语人口聚集区。

 

所以说,东非对于德语在亚非拉三大洲的推广起到了主导作用,极大的拓展了德语在全世界影响的范围。

 

其次,东非亦是第二次工业革命革命仅次于德国和美国的次一极中心,这倒不是说东非的贡献小,而是东非科技教育爆发已经是20世纪后,才开始彻底发力。

 

而第二次工业革命大约从上个世纪中后期就已经开始发生,当时,东非显然无法和德国和美国进行竞争,别说德国和美国,就是很多欧洲国家的科技教育,都不是东非能碰瓷的。

 

不过,到了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东非科教领域正式爆发后,迅速拉平了差距,如今东非已经是和德国,美国并列的世界三大世界科技中心。

 

而东非科教领域的爆发,毫无疑问进一步巩固和大幅提升了德语的世界地位,就比如各国在东非的留学生数量大幅度增加,东非的学术研究和技术走向世界等等。

 

最后是德语的应用领域,东非功不可没,而语言的应用,就离不开外交,贸易等方面,东非作为比德国更有影响力的世界大国,推动了德语在世界外交和贸易方面的极大拓展。

 

拿外交领域来说,东非因为殖民地和势力范围的原因,天然更有利于德语推广,很多国家,他们为了自身利益的原因,不得不培养相关的德语外交人员。

 

比方说东南亚和中东,德语基本上已经成为各国外交部必须常备相关语言专家,来解读东非的一些官方文件还有政治通牒,从而来避免外交上的事故,毕竟东非是真的能把手伸到那里。

 

而贸易领域,东非的作用也比德奥两国要突出,之所以造成这一结果的原因,在于东非的经济体量更大,门类更多,发展更加全面。

 

就比如德国,虽然德国经济也很强,但德国闻名于世的主要是工业产品,绝大部分国家从德国进口商品也主要是工业品。

 

而东非不仅是工业大国,同时是农业大国,矿业大国,尤其是在橡胶,棉花,茶叶,咖啡等农产品领域,铬,锰,石油等重要矿产产品的国际贸易量都很大,甚至足以影响这些重要物资的世界价格波动。

 

而毫无疑问,东非工农矿业的发达,使得德语在世界贸易中的权重也越来越高,甚至这让德语有了挑战法语和英语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