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二章 德语国家组织(第3页)
而除了英法德西四种语言以外,世界其他语言的影响力,就小了不少。
20世纪初,汉语人数最多,但是国际影响力有限,甚至不如日本。
葡萄牙语,东非可以说是促成葡萄牙语衰落的主要罪魁祸首之一,如今葡萄牙语的影响力基本上靠巴西这个农业国支撑,至于葡萄牙本土和殖民地,几乎可以忽略不计,葡萄牙本土彻底被巴西超越,而葡萄牙的殖民地实在太少太小,基本上以一些规模不大的岛屿为主,像佛得角,东帝汶之类的。
俄语,俄语也随着沙皇俄国时代的扩张,成为比较有影响力的语言,但这些地方基本被沙俄吃干抹净,成为俄国,也就是如今苏联的一部分。
虽然,苏联很大,人口很多,但是这显然不足以支撑现阶段俄语成为世界语言之一。
对比,现在不仅德语国家数量众多,而且经济大部分都不错,体量也比较大,世界分布也比较均衡。
唯一稳稳压德语一头的,仅剩下英语,而东非所倡导的德语国家组织,其目的就在于推动德语追赶英语,至少两者应该并肩齐驱,当然,能超越英语就更好了。
恩斯特说道:“奥匈帝国是重要的德语国家,如果它解体,毫无疑问,在如今奥匈帝国境内,德语的影响力将大大萎缩,所以单从这个角度来说,奥匈帝国保留下来,就对我们是有利的。”
虽然奥匈帝国是多民族国家,而且政体上匈牙利和奥地利共享权力,但毫无疑问,德语在奥匈帝国占据绝对优势。
除了奥地利以外,在匈牙利,波西米亚,达尔马提亚等等地区,也有大量德意志人居住。
再者,奥匈帝国的政治,文化,经济领域也以德意志语为主,就比如匈牙利的统治阶层,他们嘴上反对奥地利,但是大部分人肯定也会德语,这种情况在奥匈帝国的其他区域同样存在。
所以,整体上来说,奥匈帝国是一个德语国家。
弗里德里希说道:“确实如此,如果奥匈帝国解体的话,那分裂出来的国家政府,必然会选择本民族语言作为官方语言。”
“甚至他们可能为了巩固权力,说不定还会打压德语的发展空间,毕竟他们独立的话,就必须和奥匈帝国做切割。”
恩斯特说道:“所以对于奥匈帝国进行支持,符合我们的利益,这些方面,你看着办,而且,单单是打压匈牙利工党这一点,也不会落人口实。”
打压工党是如今世界各国,除了苏联以外政府的政治正确,当然,英国工党政府应该算例外,不过,英国工党虽然和苏联有些暧昧,但是他们对于苏联反对态度更多,毕竟道不同,不相为谋。
而东非就完全没有顾虑了,工党的危害对东非皇室更甚,所以,打压奥匈帝国的工党,对东非来说毫无压力。
弗里德里希说:“既然如此,那我们也只能在经济领域给予奥匈帝国一些帮助了,毕竟奥匈帝国距离我们太远,我们也不可能像德国一样,出兵帮助哈布斯堡。”
事实上东非在情报领域,是能给奥匈帝国提供支持的,但是,东非的情报组织属于见不得光的存在,所以这一点自然弗里德里希也没有提。
恩斯特说道:“也只能如此了,我们能给奥匈帝国的帮助,也仅限于在一些非关键债务上的免除或者延期,现在哈布斯堡财政困难,而评判也是一大笔开支,所以这估计也是鲁道夫最想从我们这里拿到的结果。”
“只是,希望他们不要翻车,真让匈牙利工党做大,毕竟,如果战争规模太大的话,对于奥匈帝国又是一次伤筋动骨。”
和德国不同,奥匈帝国自从一战后,恢复元气的速度就很慢,所以,如果再经历一次高强度的内战,那还真有可能对奥匈帝国造成重创,甚至有导致奥匈帝国解体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