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创业实录恶的呃呃呃

第866章 巴斯夫考察团(第3页)

 

“当然,我的名字叫夏利尔安,是这次考察团的团长,不过 我这个考察团团长并不算水平太高,而是因为我原本就是东 非人,所以公司才考虑派我到当地来考察情况,所以接下来的 考察我会更加严格。”

 

夏利尔安大大方方说出了自己成为考察团团长的原因, 不过最后一句话也说明了他不会因为东非国籍的身份就放松 考察标准,反而更加严厉。

 

不过,现在伯利兰反而对夏利尔安的经历大感兴趣同时 也为了和这位巴斯夫公司的代表打好关系,所以两人就攀谈 了起来。

 

随后,在伯利兰的旁敲侧击下,夏利尔安的经历也逐渐明 朗,之所以夏利尔安一个东非人能成为巴斯夫公司的员工,主 要还是受益于东非的教育系统。

 

东非每年都会外派大量留学生,前往欧洲留学,不过这些 留学生的自由并不是被东非政府严格限制的,东非政府对他 们的主要约束就是“学费"和家庭。

 

学费很好理解,东非的留学生群体全部是公费留学,而19 世纪大学生的学费十分高昂,即便有德,奥等国政府看在东非 政府的面子上放水依旧如此,家庭自然是天然羁绊,这其实并 不属于东非政府的手段,留学生的家庭除了孤儿以外,主要是 父母肯定居住在东非。

 

有些学生留学完成后,为了“还贷”,可以选择回国,这样 留学贷款会直接被取消,而不选择回国的留学生可以在欧洲 选择工作,然后返还“贷款”,这样一来大部分留学生会选择回 国发展,而少部分有门路的可能就留在更繁华的德国。

 

而夏利尔安就是有门路的,他的父亲是德国移民,母亲是 华人,但是他的祖父等亲人却依旧留在德国,所以回到德国按 照父亲的叮嘱也就"认祖归宗”了,加上他在德国上学时就是化 学系,而且成绩优异,所以就被巴斯夫公司看中,直接开出了 高额年薪,这使得夏利尔安毕业后仅工作一年时间就还完贷 款,并且留在了德国。

 

7735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