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七章 融汇

lt;bgt;lt;/bgt;“好!”

 

“好惊人的控制!好浑厚的法力!”

 

沈应本就一直将注意力分散了一部份落在王魃的身上,此刻看到王魃的这一招犹如神来之笔的焚天大火,先是目露惊异,随即大喜过望:

 

“虽是借势,却已有昔日姚师兄的几分风采!”

 

以他的眼力,自是不难看出王魃这五行招数并不稀罕,难就难在其对法力的控制、数量要求上。

 

寻常修士,想要一口气释放出如此骇人数量的法术,哪怕是元婴修士,也完全吃不消。

 

不光是法力不济。

 

中间稍有一丝失误,便连贯不成,恐怕还未伤着别人,便已经自行崩溃。

 

而王魃却能在短短几息内绽放出一百多道法术,却精密不破,这等惊人的法力控制之力,恐怕比起乃师同境界时还要强出不少。

 

他下意识便升起了一个念头:

 

“姚师兄斗法粗犷不羁,没想到收下的弟子却如此细腻缜密,实在是何……”

 

‘何德何能’这四个字鬼使神差般差点脱口而出,不过想到自己深受姚师兄大恩,这几个字无论如何也说不出口。

 

心中的这些想法也只是动念之间。

 

眼看着对面的五人面露焦急之色,便要联手拦下那堵焚天火墙,他反倒是沉下心来,长袖一扬,碧波涌出,扑向五人以及那八具傀儡,朗声笑道:

 

“几位远道而来,茶水尚未饮足,又何必急着走?”

 

碧波奔涌,如江海倾泻,浩荡而难以阻止。

 

后发先至,却是有若泥潭一般,瞬间将对面的五人围住!

 

“沈应!”

 

“你找死!”

 

涂毗洲的脏发大汉想要脱身,却被一个浪头打落,顿时怒目回首。

 

他身着祭司兽皮,手持一只金色骷髅头法杖,轰然朝下方一杵!

 

以其为中心,无数枝芽草穗沿着碧波迅速生长!

 

碧波顿缓。

 

另有一位涂毗洲修士则是祭起两颗圆滚滚的人头法器,朝着沈应打去。

 

西陀洲的僧人,一人念号,金光弥漫,迅速将五人包围。

 

一人手盘念珠,佛像自他身上凝起,庄严肃穆,拍掌朝着沈应按下。

 

而清瘦的道嵊洲修士却是连忙催动八具傀儡,迅速朝着下方那道滔天巨炎。

 

面对四人的含怒出手,沈应含笑而立。

 

身侧,无数水龙从碧波中飞出,迎面而上。

 

水龙吟,天波怒!

 

碧水荡漾,远处大海之上,无数水中灵气蜂拥朝着沈应钻来。

 

此时此地,若无化神出手,他已立于不败之地。

 

但不败未必便是胜。

 

沈应一边应对着五人,一边朝下方看去。

 

如今,就要看他们了。

 

……

 

轰!

 

颜色近紫的滔天火焰横推而去!

 

扑天之势,几乎瞬息之间,便已经蹿到了正朝王魃杀来的一群三洲元婴修士们身上。

 

几人瞳孔一缩!

 

察觉到其中蕴含的骇人火行威能。

 

仓皇运转法力,想要逃走。

 

然而却在这一刻。

 

正对下方的碧水之中,忽然蹿出来一头身披鳞甲,却血肉模糊、模样有些凄惨的巨大蜥蜴。

 

淡漠的竖瞳盯着上方。

 

一道无形之力瞬息从它的身上绽放开来!

 

上方几人,瞬间法力一滞!

 

“元磁?!”

 

几人纷纷色变!

 

能从八重海上跨海而来,他们未必都畏惧元磁。

 

然而这元磁之力来得如此突然,以至于他们原本流畅的法力都有了一瞬间的迟滞。

 

这一丝迟滞在平时或许完全不重要。

 

然而此时此刻,却是足以威胁到生死!

 

呼——

 

火焰瞬间淹没了这几人。

 

先是法宝宝光迅速消融,随后便是灵物宝光、法力屏障……

 

嘭嘭!

 

两道身影从火焰中接连爆射而出,随后便如断了线的风筝一般,坠落向下方的水波中。

 

而其余几人的身躯,却在火焰之中挣扎着快速缩小。

 

火焰之中传来了几声令人不寒而栗的惨嚎。

 

随后天空之上,又有几朵乌云凝聚。

 

血雨方一落下,便被这火焰瞬间蒸发成红烟。

 

而火墙却是没有丝毫停滞,朝着苍渊龙鲸的方向继续横推。

 

看到这惨烈的一幕。

 

在这滨临八重海的海岸处,不拘是大晋还是三洲修士,神色凛然。

 

尤其是火墙行进方向上的两方修士们,更是各个骇然色变。

 

“快走!”

 

大晋修士们提前得到了王魃的提醒,又切身感受到了这火焰的骇人,当即不敢有任何怠慢,立刻便奋力抵御,随后往四周逃开。

 

而三洲修士们本就数量远超大晋修士,仓促之间,即便有修为高绝之辈能够躲开,并且及时出手营救,可这些人,也几乎都只营救自己洲内的修士。

 

还有不少金丹修士惊慌之间,被来势极快的火焰,极速包围。

 

而大晋修士们,则是趁机纷纷从三洲修士们的包围中脱身。

 

“大晋修士,结阵!”

 

抬掌凝出水龙,随即一口将一只长矛咬住。

 

沈应神识扫过下方的局势,却在这一刻发现了契机,立时高喝一声。

 

长生宗、万象宗、秦氏等修士听到沈应的话,一个个亦是眼睛一亮。

 

他们或许在俗务上未必多擅长,斗法上也未必多精湛。

 

可他们到底是金丹真人、元婴真君,神识扫荡之间,也都洞察了王魃这一堵火墙,给战场上带来的绝佳变化。

 

此刻,正是摆脱三洲修士分割计划的绝佳时机。

 

当即便迅速靠拢。

 

都是大晋修士,且数万年来得益于大晋宗门规矩的约束,三宗一氏之间也鲜有隔阂,众人彼此之间信任程度极高,心意相通之下,各为阵基,隐隐形成一座大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