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成果(第3页)
巫人的修行方式所需时间实在是太短了。
尽管受限于寿命,让他们很难达到更高层次。
但若是能将这股力量拧合在一起,也许便会是他手中,除去修士、灵兽之外的第三股中坚力量。
三者交替,便足以为他和小仓界护道。
“可惜真武化身终究没有炼成,不死神树的血气也已经被耗尽,无法再重新炼制一具真武化身,否则……”
王魃眼中闪过了一丝遗憾。
秘境内不死神树所化的真武化身仍旧是不死不活的状态,既是迟迟没有破胎,可又没有完全失败。
早在数十年前,王魃便已经中断了对真武化身的血气供应。
不过也许是周围灵气太过浓郁的缘故,元胎尽管已经干瘪得不行,却仍旧保留着一抹生机。
但他已经不抱有太大的希望。
之所以还留着,便是想着哪天能够派上用场,也不白白浪费了不
死神树。
而由于真武化身迟迟未有成型,
王魃也就无法借化身来修行《真武经》,
否则说不准便能想到利用巫人的办法。
眼下也只能盼着王易安和王旭二人在界内的情况了。
王魃看了眼北俱芦洲的情况,
见异果然将那延寿之药送给了王易安,
而王易安也欲要将巫主之位传于异,心头也不由得生出了欣慰之意。
“这倒是天生的兄弟俩。”
两人一个是王易安,一个是王旭时,彼此
相得益彰。
如今一个化名为‘姚’,一个转世为‘异’,却也同样惺惺相惜。
身为父亲和老师,看到这一幕,他自是难言的欣慰。
当下放下心来,再度沉入了修行当中。
时间一点点流逝。
约莫十八年之后。
他终于完成了对仙蕴宝盆第二道先天云禁的参悟,并且初步炼化了仙蕴宝盆。
宝盆转化海珠的速度,也一下子暴增了七成之多。
转化速度的大幅提升,也让王魃手中的六阶海珠得到了充分的利用。
海珠在百艺学宫之中,不断流转。
六阶海珠的效果的确惊人,而更关键的是,百艺学宫内的师者们几乎集合了小仓界和部分观陶界内的所有技艺。
同时又有王魃和戊猿王自白雾深处获取的那些‘破铜烂铁’作为指引和参考。
海珠的效果本便是基于修士本身掌握的能力而推衍,这便使得每一次的推衍,都能将小仓界本身的技艺向更高层次推进。
尽管受限于海珠的品阶,这些技艺大多也都限于六阶层次,但相比起百余年前,整个小仓界内百艺修士的技艺已经明显提升到了一个极高的台阶。
这中间,也诞生了一些成果。
如百艺学宫阵法科联合万象宗地物殿阵法部,一起研制出了一门六阶顶级阵法,能够合四千位炼虚修士之力,发挥出无限接近合体后期修士的威能!
阵法部将之命名为‘四象阵’,其乃是‘周天一气阵’中的残阵转化而来,源头便是王魃之前在白雾中获取的那件酷似日晷的石盘。
而诸如炼器部,也借助那座得自白雾深处的水晶山,初步炼出了一套能够抽取小仓界力量的组合法器,名为‘不攻’。
这些法器被植入小仓界界膜各个角落,一旦遭遇恐怖强敌,便可以瞬间抽取小仓界的力量,拧合成一团。
具体的威能,他们也不太清楚,但这本便是鱼死网破的手段,尽管做了许多预计,但也实在无人敢真的尝试。
而除了这两样之外。
符箓部、灵矿部、灵植部、御兽部……这些也都有不少成果井喷式涌现。
几乎每个月,都会有新的灵感、技艺的突破点和新的成果出现。
这样的盛况,是遍数整个小仓界的历史,都从未遇见过的。
这既是海珠的效果,也是小仓界制度革新后的初步体现。
王魃本想要继续参悟、炼化仙蕴宝盆,将这样的百艺修士盛世延续下去。
只是仓浮子的到来,却让他不得不选择了中止。
“储藏的混沌源质已经用光了,界域本源眼下虽然还有一些,但照眼下你们的速度,只怕算上这件宝盆的不断产出,至多也就有个两百余年便会彻底耗空,一旦耗空……”
仓浮子忧心忡忡道。
王魃闻言也不由得心中一沉。
尽管早有预计,可他还是没想到会来得这么快。
说是两百余年,可必须要也要考虑到在风灾区域内的飞行时间,不可能真的一直呆在这片石头上,等到世界本源真的不够了才行动。
“关键的问题,还是外面的风,迟迟没有停歇。”
王魃眉头忍不住皱起。
风一直在,小仓界便难以轻动,除非他对于驱风杖的掌握更深一步,能够护住小仓界。
但驱风杖中的五道先天云禁他都已经炼化,也就意味着这件宝物的极限便是如此,再想有提升,便只能依靠他自己。
“驱风杖,应该还有其他部分……可惜并未遇到。”
“该是提升道域了。”
王魃心念一动,存放在纯阳宫内的界海星辰图,便无声飞来,落在了他的面前。
画轴舒展,一颗颗星辰流动如河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