骄记乌珑茶

第一百四十一章 世炎凉(第2页)


董大将军在想着如何不失颜面地尽早解决董秀之冯大结成连理的烦恼时,夜家一派安静祥和,原因无他,因着永安帝在华音阁事件看似公平实则另有含义的处理上,让静国公心头敲响一记警钟。

一直以来,他以为永安帝该是偏向他的外孙四皇子的,然经此一事儿,恍悟之余,他是惊得连着好几夜都没睡过好觉。

贬杀是杀,捧杀也是杀,推出捧杀之人,暗藏真正要藏护之人,自古层出不穷,权术相斗,政局相争,帝心难测,自早年成功扶植永安帝稳坐龙椅,仗着从龙之功,他已安稳了大半辈子,刀再锋利,不用则锈,他自认宝刀未老,实则早锈迹斑斑,成枯木朽株。

他的不自知,险要毁了整个夜家。

静国公能料到的,夜二爷纵没料到,静国公也会提醒,两父子自罚跪事件突下赦令后,是既庆幸又心惊胆颤,夜大爷没静国公夜二爷想得那么深,也察觉经华音阁罚跪俩事件,静国公府该低调一些时候,诸如拉杨将军下马之事,静国公夜二爷未再提,夜大爷也自动噤声。

夜太太邱氏终是妇道人家,静国公夜二爷连夜大爷都没怎么细细解析,婆媳俩更未知其中险情,只道永安帝能再下一道赦令,看的仍是夜十一这外甥女的面子,长孙女(大侄女)隆恩不竭。

夜家爷们在外低调安份,夜家后宅如常和乐,静国公府的日子恬静如水。

至少在其他有心的豪门看来,华音阁罚跪俩事件于夜家而言,并未造成什么损失或影响,而在谢莫宁三家看来,却是既喜且忧,喜的是帝心难测,忧的也是帝心难测。

冯大很抑郁,自他不小心把传情之物红花梨小木盒弄丢了,造成华音阁事件,继引发罚跪事件后,纵永安帝也对设局的谢莫两家施以惩戒,但他明白,永安帝在此次事件中,真正惩戒的是静国公府。

自湖广到京城,自举人到榜眼,再入翰林院为编修,他深知其中倘无夜家支撑,他再有才华,进士之名易得,仕途前程却是难料,再同他冯氏一族那些叔叔伯伯一生只游离在五品或以下的地方官,以他冯家浅薄的根基,大有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