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章 祸起(完)(第2页)

 

萧砚若真有这般实力,完全可以裂土封王,割据河北了,还讲什么养寇自重?又何至于被他逼走?而围困幽州又是何意?

 

种种疑问接踵而来,突然令李振有些心如乱麻,只是止不住的来回走动。

 

须臾,他终于沉住气,道:“如此关头,愈是要不乱。如今城外有异动,定霸都还未入城,大可放心,切勿惊动余仲与定霸都。你尽快去安排,让吕兖迅速来面见老夫,老夫要当面问问他。”

 

幕僚马上应是,而后提醒道:“李公,仆之意,还是不管事情如何,当要先扣住余仲”

 

“老夫自会稳住他。”

 

李振挥了挥手,示意幕僚赶快去带吕兖来见他。

 

可两人甫一从偏堂回到官廨,却见其内已空空如也,余仲方才坐着的位子,也仅有一盏饮尽的茶杯,位子上毫无人影。

 

幕僚顿时头皮发麻起来,急的都已有些变音,向门口的侍卫叱声发问:“余仲何在?!”

 

“您、您方才与李公进去后余都校就离去了”侍卫一脸茫然,却不知这幕僚为何会叱他。

 

“要遭!”幕僚脸色顿时煞白,慌忙看向李振:“李公”

 

李振则只是沉着脸,冷静道:“传令禁军,速速向西城集结。”

 

但就在这时候,外间却又忽地传来了急急的脚步声。

 

“李公、李公!乱军攻城了!”

 

随着声音愈来愈乱,传进来的人声越来越密,李振的脸上终于闪过一丝惊惧。

 

亦在同时,他也突然想起。

 

如果他猜的不错,在洛阳兵变的主导者若真是萧砚,彼时其在梁军基本毫无根基,却能操纵数千禁军奔走。而在如今当下,其或许真能操纵二十余万人

 

对了,萧砚投梁时的身份,是前唐不良人的校尉

 

也就是说,萧砚手中必然有一股整个朝廷都不知晓的势力可供他操控,而凭借着这股势力,他或许真能操纵这整個河北乱局。

 

李振倏的悚然,他的思路越来越清晰,但愈是深思,脑袋却又愈是乱成一团糨糊。

 

他想不通,萧砚如果已有如此本事,何至于再为朱梁朝廷效力?若真想一心向唐,明明其自据河北几已足够了啊

 

他充耳不闻外界的纷乱,兀自在原地来回踱步,一道思路却是突然完整了起来。

 

现下观之,这萧砚的野心必然是盛之又盛,但其却连偌大一个河北都不看在眼里,反而是一定要投效大梁,纵使是被他逼走也甘愿忍受。

 

弃河北而为朱梁朝廷效力

 

此子,或许为的就是朝廷

 

李振背上生寒,若换这个角度来想,萧砚的一切动机也就清晰了。

 

挑起河北乱事,正好助其在暗地里掌控住河北,让朝廷的一根针都扎不进来,只要乱军一直在,河北降军也就一直不得被轻易动弹。朝廷也就需要一直仰仗着河北降军,若真就轻易动了河北降军,除非汴梁禁军尽出,不然河北必然是会一直乱下去的,割了一茬还会冒出一茬,彼时就算把河北纳入王土,反而是分散了汴梁禁军的实力。

 

朱温为何会做梦都想要河北?还不是凭借河北之力又可供养数万大军,可若是取了河北后,反而还需要遣大部分汴梁禁军镇守,彼时河北内乱不止,中原又空虚无兵,意义又在何处?

 

念头通达后,李振终于明白了。

 

他自问与萧砚的矛盾并不算特别突出,还犯不着一定要被萧砚赶尽杀绝的地步,可偏偏就是被萧砚操纵乱军围在了幽州。

 

为何?

 

李振猜想,或许正是因为他来了幽州,乱了萧砚的布局、坏了萧砚的大事!

 

这竖子!

 

李振不由冷笑,他自知洞悉了萧砚的全部心思,自然已是不惧,萧砚若真是图谋甚大,绝不会让乱军这般快就破了幽州,不然届时不但入了城的乱军不好控制,且没了他李振在这幽州吸引火力,萧砚又如何在暗地里进行布置?真当朝廷大军是摆设不成?

 

若破了幽州,事情可就不一般了。河北降军也就在明面上彻底成了乱军的人马,萧砚后面纵使有什么布置,也决然没有了名义!

 

想到此处,他便不慌不忙的向左右吩咐。

 

“遣人向定霸都下令,幽州自有禁军戍守,乱军既然攻城,他们便当继续驻于城外,恪守大营,切勿让乱军得了机会趁势随其一并入城。”

 

幕僚变了变脸色,低声提醒道:“李公,那余仲心怀贰心,岂能认命?”

 

“无妨,老夫有数。”李振轻描淡写的摆手,进而又向一人吩咐:“对了,老夫知定霸都悍勇,给定霸都余都校传令。幽州老夫守得住,这乱军形如流寇,定霸都当可趁机出城野战,取这围城之战的首胜尔!如若不从,误了老夫战机,当军法处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