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 南下南下(第2页)

 

这就是燕军越打人越多,越打队伍越臃肿的原因所在。

 

但须臾,嘈杂纷乱的队伍,便猛地一静,人人都下意识的整列队形,纷纷噤声。

 

大道两侧,数百骑从后面赶了上来,呈左右伴在两边不紧不慢的催马而动,但这彪骑兵可不与旁的什么燕军一样。似若燕军大部,稍稍精锐的,就是一些坞堡主自带的兵马,兵刃器械十之有六,几乎就可领得一大将之位,不过也仅仅如此了,大部分燕军都还是步卒居多的,在这人都在饿死边缘的冬日,焉有多余草料供养马匹?

 

可这彪骑兵,却都是骑着健马,身上披着甲胄,腰间挎着长弓,手中提着长矛,人人都是虎背熊腰,单只是气势就是精锐异常,哪有半点没吃饱的样子?

 

隔着几十步远的地方,所有人都下意识的不再言语,目光纷纷避开这些骑卒,不看其他,单凭这些骑兵身上的精良装备,就足以震慑住所有人。

 

但就算如此,其中几骑仍然提弓而起,将方才闹得最响亮的部分人一箭射死。

 

“行军之途,若再是如此,便诸如此等人下场。”

 

这一彪骑兵头领提着长弓,来回策马,冷声道:“李都统即在阵后,谁敢再放肆,就留在此处喂了乌鸦!”

 

“继续行军!”

 

所有人都是打了一个寒颤,死的人有一些沾亲带故的也只是敢怒不敢言。

 

盖因这些骑卒,就是燕国大将军元行钦与燕国诸道行营都统李莽的亲军,总数共有两千余骑,有私下传闻,说这批骑卒就是曾经幽州的定霸都,但无人能够查证。

 

不过所有人都清楚,这什么燕军之所以能够在短暂的时间内席卷大半个燕地,哪里是靠着他们这些形如流寇的人马,还不只是因为有这两千余骑和那一部卢龙军?

 

莫说是愤怒了,就是这里所有人一起上,恐怕都不够这几百骑砍瓜切菜的。再者说,若真有人胆敢挑衅这部骑兵火并,恐怕当即就要被踢出队伍,大家伙的辎重本就不够,少一个人就多一份口粮,还不只是白白便宜了他人。

 

队伍立即重新南下行军起来,那几具死尸亦无人理会,仍由其暴尸荒野。

 

长队向后,大道旁侧,几骑驻马而立。

 

旁边有人举了两面旗帜,上书“燕国大将军元”、“燕国诸道行营都统李”。

 

旗下被簇拥着的两骑,也便就是元行钦与李莽了。

 

二人立在道旁,只是眼顾着一眼望不到头的大队,表情各异。

 

李莽抬起头,看着天空那一群盘旋着不肯离去的乌鸦,又向下望着那早先被啄烂的几具死尸,长叹一声,道:“这一除夕夜,不知又有多少人饿死于荒野,这河北富庶之地,恐怕也经不起这般折腾了。”

 

元行钦默默无言,他本就是燕人,对燕地百姓的情感自要比李莽丰富的多,但多年的武夫生涯,又让他变得冷漠、麻木,却是对此景毫无什么触动。

 

但他看着天空中盘旋不去的鸦群,厌恶了一下,沉声道:“寻几个人,去把那几具尸体挖坑埋了,这算个什么事。”

 

旁边立有亲将应令,策马而去。

 

“若幽州是萧军使主政,焉有此景?”李莽不屑道:“换来一什么李振,闹得幽州数万流民都来投奔了此地,这朱梁朝廷,也没甚能耐了。”

 

“这李振,何苦来哉?”元行钦有一搭没一搭的甩着马鞭,道:“宣抚了萧军使自回汴梁就好,非得要留在此地求政绩,此番若无他掺和进来,哪有这般多的乱事。”

 

李莽啐了一口,道:“若说是萧军使主导了这一场乱事,燕地会死这般多人,全是因这鸟厮!”

 

元行钦不答,他只是兀自盯着天空上的鸦群,而后不冷不热道:“死一些人倒也无妨,这批杂草不除干净,倒也是军使手中的一根刺。”

 

李莽当然知道他说的是什么,一些坞堡、燕地豪族甫一得知刘仁恭起势,二话不说就投了过来,好些还是当日在幽州向萧砚效过忠的,人心难测,这些人不知是因为萧砚的雷霆手段而被吓住了,还是听说萧砚被逼着回返了中原,纷纷跳了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