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章 枭雄(第2页)

 

“萧军使既然已然决定,仆自当勉力配合之。”

 

周遭骑士都是傻然,似是被刘守文这自降辈分的话惊住了,一时纷纷有些莫名神色。

 

旗号之下,则是很庞大的一队人马,正趋马直奔此处。

 

刘守文一时豪气干云,一边说着萧砚让他背下来的话语,一面在高处大声道:“而今,梁军在燕地不过多少?万余人而已!看起来整个燕地几乎是尽被梁军所据,但除了幽州萧砚部,余者皆我昔日燕地同袍!梁军远在沧州、甚而远在汴梁!千里之遥,焉能援之?

 

众人皆知!那萧砚为求燕地安稳,大肆犒赏、散尽钱粮,而今幽州已成一座死城,全凭梁军接济!只要我们能断其粮道,隔绝梁军北上之通路,幽州岂不自破?”

 

大家都是燕人,放在以往定然是对漠北大为不耻的,但在权势富贵跟前,什么鸟汉夷之分,什么鸟民族大义,统统都是扯淡。刘仁恭若不能成事,借这個跳板降于漠北也是一样的,漠北与大梁不能比,草原初创,什么都缺,文化基本没有,他们这种边塞大族虽然也没有什么文化底蕴,但在那边混个一官半职,反而是件易事。起码要比起人才济济的大梁,不至于看不到出头之日。

 

然则这青年全身上下都是这般普普通通的装扮,一身英气却是压都压不住,虽什么也没做,举止也平静,但他眼神锐利,英姿勃发,那不怒自威的隐隐气场,便已震慑的中年人如芒在背,好不自在。

 

河北被纳入大梁旗下,现今还看不出来,等后面大批大梁的官员来到燕地治理州郡的时候,作为胜方总是要捞点好处的,那些汴梁来的武夫文人,不对他们这些豪强下手,难道还去盘剥那些只剩一堆土钱的燕地百姓、流民?

 

对于这部分的豪强而言,给萧砚当带路党的机会没有了,抢先向李存勖下注的也已被收拾殆尽,自是不情愿将积蓄数十年甚而是几代人的权势财富交付给汴梁的人。在之前那种万不得已的情况下,投降萧砚是大势所趋,不得已而为之。但而今闻及刘仁恭起事,自然是会对这位老东家多多少少有一些指望的。

 

所有人都静了下去。

 

他欲谁生则生,欲谁死则死。

 

当先一骑,年过四旬,脸颊干瘦却看起来很是儒雅的中年人一身披风,甲胄鲜亮,浑身贵气,端的上是这百骑的主人。

 

“就请李公游览一遍檀州。”青年定下了决议,再次问向刘守文:“世子殿下认为,如何?”

 

近百骑席卷过山岗,在雪地留下连绵的马蹄印。

 

待浩荡一众行至檀州,城头之上,傍着城下乱糟糟的一众营寨上,更是涌上了无数人头,无数认识的、不认识的将领涌出大寨,向这位与英雄差不多的燕国世子尽情表忠相迎。

 

须臾,来人奔至眼前,无数人几乎是齐齐下马,元行钦在看到萧砚后,很明显的迟钝了一下,但他几乎是站在最前面,后人也看不到这一细微的变化,便与李莽领着一众人单膝跪地。

 

待付暗离去,刘守文沉吟片刻,突然仰天长笑起来。

 

元行钦略一抱拳,便起身为他一一引荐。

 

“汴梁李公,言燕军不过百千人尔,他要与康太保亲临战阵,代圣平乱,以彰显汴梁禁军的实力世子殿下,这汴梁李公分明就是没看起你嘛。”

 

且最重要的一点,据传闻言,刘仁恭是与漠北合作的。

 

不过他并无得色,反而脸上隐有不安,虽被百骑簇拥着,但仍是下意识想要回头去看身后的那一青年。

 

萧砚身侧,付暗不由低笑:“元行钦和李莽这二厮,样子做的还真像,有模有样的,属下要是不知情,还真是要跪地相迎。”

 

那中年人遂不由仰头。

 

“贪狼劫,杀星坐守命宫。”

 

而萧砚也稍稍皱眉,但其后只是一笑而过,略略颔首,算是认可了刘守文的态度。

 

当先一面,正书“燕国大将军元”,而后一面,书燕国诸道行营都统李,再往后的,便就是各色各样的杂号旗帜了。

 

刘守文干咳了下,慰勉道:“某家此番动身渔阳,听闻有不少忠燕志士赶来投效,为大业举事,大将军可有带来?”

 

中年人稍有些愕然,但周遭的一应骑士,却都是一副司空见惯的模样。

 

也如那位独坐藏兵谷,以窥天下事的三百年大帅所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