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 决战前夕(第2页)

 

“萧军使,韩某”

 

他实则是一个很有骨气的人,并不怎么惧死。

 

“军使、军使”

 

说到最后,韩延徽忽地叉手一揖:“韩某不才,愿替萧军使西去幽州,代军使说服一些燕地豪族,令其在必要时机对李存勖反水,以助军使一臂之力!”

 

述里朵勒转坐骑,扬起马鞭。

 

但偏偏,他就需要这种人。

 

甚而看这局面,就可以窥见两人的合作关系很密切,起码要比纸面上的联军更显得有说服力。

 

但马上,萧砚就忽地一笑,一把托起了他,“有韩先生相助,何愁大战不胜?萧某只是担心,韩先生才舟车劳顿至此,安能再长途跋涉”

 

说罢,他就小心问道:“萧军使,欲想断其后路?”

 

“韩某未曾见到过,但听闻当时李存勖进犯,涿易几无多少守军”

 

“王后说过,韩先生是大才,无须多礼。”

 

对他而言,气节远远高于性命,可杀不可辱。

 

但他的话锋马上一转:“不过他借着兵锋迫使许多燕地豪族依附于他,短时间内应可以凑起上万的兵马,且其辎重供需很足,除了有这些豪族供给外,还有涿易二州托底。攻打幽州所用的器械,就是从涿易调来的”

 

萧砚默默听过,沉吟的敲着膝盖。

 

他不说话,韩延徽也不知一时该说些什么,营房里遂陷入了沉默。

 

“王后,如何?”

 

韩延徽一脸正色,目光看着这人的后面,已准备好了该如何行礼以及开口第一句要说的话。

 

韩延徽立即反应了过来,但已然大囧,清瘦的脸颊有些涨红,不自然的仓促执礼而下:“韩某,见过萧军使”

 

“萧军使的意思?”

 

“韩某认为,萧军使当越快越好!而今,幽州尚还能困守,李存勖重心还未在东面,且最关键的一点,便是其还未召集那些燕地坞堡豪族的人马。若拖得越久,反而愈能让他准备充分。

 

烈风飒飒,吹的毡帽两边的飘带不断拂动。

 

他不小心揪断了几根胡须,却全无察觉,因他注意力已瞬间转到了别处。这会听见这个问题,固然有些吃惊,但心下却莫名的有些兴奋起来。

 

“哈哈哈,此事韩先生就不必担心了。”

 

“军使放心,只要此计能成,李存勖必败矣!”韩延徽却显得很亢奋,清瘦的身形竟有了些武人的气质,斩钉截铁道:“只要军使不疑韩某,韩某纵使身死,也要为军使促成此事!”

 

“咳”

 

海东青振翅而去,消失在了天际。

 

“李存勖想要速取幽州,就必然不会留守过多的人马在涿、易二州。”萧砚淡淡道:“甚而,二州的守军还是原本的河北人马。”

 

一旁,戴着漠北铁盔的王彦章趋马过来,这漠北铁盔不似河北军中的兜鍪,两边还有护耳,看起来跟个狗皮帽似的,让他显得有些滑稽。

 

但他旋即,就霎时反应过来。

 

萧砚没有过多的客套,兀自寻了一空位,就坐了下去。

 

且最为关键的一点,因有韩某入晋军大营谈判的原因,李存勖尚以为萧军使还在泃水河畔,他定然未想到军使你的速度会如此之快。彼时萧军使率大军回援,还能让那些燕地豪族不再对李存勖尽心尽力”

 

韩延徽揪着胡子,思索了下,道:“确实如此李存勖其人颇有些自傲,他早已认定幽州是囊中之物,或可能认为涿易二州压根不敢再投入河北帐下,或有晋国守军,可能都是少之又少。”

 

“自是知晓的。”萧砚摆了摆手:“是我让城内守军退守内城的。”

 

那义昌军将领所言的大营,实则不算大,远远达不到几万联军该有的规模。但壕沟挖的很深,其内几乎全是步卒,正如大战前夕一般,来来回回的走动。

 

但待他稍稍弯腰等了片刻,却都无第二人再进来。

 

不管怎么说,这都是大出所料的事情。因他在李存勖那里,完全是言辞恳切的诉说了述里朵与那位萧氏的仇怨,两者怎么看,都不可能有机会走到一起去才对

 

但就是这一身漠北装束,让王彦章比胡人更像胡人,那身彪悍的气质,常让人恍惚这厮真不是草原上的汉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