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你大唐爷爷(第3页)

 

他们手中的唐刀好似锋利无比,一刀下来,这些自持骁勇的漠北精锐接都接不住,犹如待宰羔羊,顷刻间即就被斩杀的只剩最后一人。

 

那最后的漠北汉子已受重伤,却还不惧,尤只是大声用漠北话唾骂着。

 

斗笠之下,付暗取下了面具,也不管他听不听得懂汉话,一手揪住这漠北汉子的头顶,持刀狠狠一割。

 

“别叫了,下辈子认清楚点。”

 

“来的人,是你大唐爷爷。“

 

距幽州城十里之外,一处依山傍水的地方,坐落有一座村庄。

 

大雨中,几骑趋马而入。

 

里长不敢不接待,因为他们皆是身着武袍,腰佩利刃,看起来分外瘆人。

 

“老丈,可否容在下买一点马料?”

 

萧砚背上披了蓑衣,满脸和气,道:“我们不借宿,补充下马力就走。”

 

见他长得俊俏,看起来不似坏人,里长果然放松了许多,连忙道:“小老儿即刻安排。”

 

“不急,慢慢来。”

 

萧砚取下积了雨水的斗笠,躲在枯草搭成的檐下,抬头望着阴沉的乌云天。

 

姬如雪亦披了蓑衣,不过蓑衣之下还裹着萧砚那面披风,得让已渐长成的娇躯不至于因雨水浸透而显露出来。

 

左右的屋子中,有孩童探出头,好奇打量着他们一行人。

 

“看什么看!小心我把你抓去!”

 

上官云阙扮成鬼脸,恶狠狠的吓到。

 

孩童果然缩了回去,片刻后,屋子里就传来了嚎啕的大哭声。

 

前者却是一愣,有些惊诧自己真有这么吓人?

 

但他马上就哭丧着脸抱怨道:“萧郎啊,咱们每日赶路,到底何时才是个头啊”

 

“快了。”

 

萧砚从怀中取出一贯钱,谢过捧着马料出来的里长,询问道:“老丈,此地距离幽州,还有多远?”

 

“此去向西十里,就是幽州城了。”

 

里长畏惧的看了眼脸白的像鬼似的上官云阙,不敢久留,又回去提了一壶热水,笑呵呵的倒给萧砚,“郎君和小娘子淋了雨,万要先驱驱寒,小老儿家中尚有多余的屋子,要不住一晚再走?”

 

说罢,他还是犹豫了下,给上官云阙也倒了一杯。

 

不料萧砚却不应他,反而皱起了眉,低声自语:“十里”

 

姬如雪遂替他言谢:“老丈好意,我们实是心领。不过我等还有要事赶往幽州,就不于此留宿了。”

 

里长挥了挥手,不甚在意,反而一脸忧心的劝道:“依小老儿来看,诸位还是暂且莫往幽州去才好。”

 

“为何?”

 

“如今呐,新任节帅大兴土木,巴不得多抓些劳力入城,你们几个进去,恐怕就有些危险哟”

 

萧砚笑了笑,道:“无妨,我们正是去寻节帅的。”

 

里长心下一惊,细看之下,确觉眼前三人有富贵之相。当然,那个人妖脸不太好说。

 

“啊?可小老儿听说节帅尚还在辽东征战,郎君恐怕是走反了?”

 

“我们正是从辽东过来的。”

 

“那郎君可知辽东”里长捋着乱糟糟的胡须,有心询问。

 

不过即在此时,不远处的官道上,一骑从东面急急驰来。

 

其一身信使打扮,身上还染有污血,这会正见此处的三匹良马,疲惫的眼睛便一亮,落马奔来。

 

“节度使府征用,汝等自去幽州讨要!”

 

里长不敢阻拦,唯唯诺诺的让开了去。

 

“诶!”

 

上官云阙倒是不满,萧砚却只是一笑,仍由其牵了一匹马死命抽鞭而去。

 

不消片刻,待坐骑稍稍补充了些马力,萧砚即戴上斗笠,翻身跃上一马背,向着姬如雪伸出手。

 

“好了,咱们也动身吧。”

 

少女抿嘴一笑,牵着手盈盈跃上。

 

“真是,披风不给我,同骑一匹马这种事,也不和我一起!”上官云阙淋雨跟在后面,不住腹诽:“知不知道什么叫作男女有别!?”

 

三人的身影渐远,里长叹了一口气,总觉心下有些不安。

 

又过了许久,几道彪悍的骑卒闯了进来。

 

“老东西,某来讨点草料。”

 

里长气急,抬头一看,又马上唯唯诺诺起来。

 

官道上,连绵的骑兵风尘仆仆,却又各自都神采奕奕,似有什么大事要办。

 

“十里。”

 

王彦章眯眼看向西面,自语道:“这个距离,应当不算暴露吧?”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