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 岐王

号角声下,旌旗攒动。

 

数千马步军会猎于校场之中,随着令旗挥动,变换出了眼花缭乱的阵型。

 

点将台上方,一佩戴鎏金发冠的英武男子手捧着一卷兵书,在王座上略略斜侧着身子,不徐不缓的轻轻翻动着。

 

两侧,有甲胄严整的将官微微垂首,有些胆颤的瞄了一眼王座上的人影,求助似的向对边的文官瞥去。

 

那文官爱莫能助的轻咳一声,眼观鼻仔鼻观心,一眨不眨的盯着地面。

 

片刻后,随着鸣金声响起,校场之下的数千军马,即开始整队列阵。但很明显一点便是,此时的队列稍显混乱,算不上多么严整。

 

将官抬眼望去,王座上的人尤只是静静翻阅着兵书,一言不发。

 

他遂为难起来,四面张望,周遭的文士将佐都偏着脑袋,一副事不关己的模样。

 

眼角下意识跳了跳,他便只能硬着头皮孤身上前。

 

“禀岐王,威胜军讲武已尽数献上,请王上评阅”

 

“孤看得见。”

 

王座上,岐王细细看完最后半卷兵书,而后直起身来,淡淡望去。

 

“怎么,卿有话想说?”

 

将官终于再也承受不住压力,上前一步,重重跪下。

 

“臣自知治军不严、操练不勤,以至军容不盛,今日讲武,实是污了王上的眼,臣知辜负王命,自请责罚”

 

岐王面无动色,只是轻轻的将兵书放在了将案之上,一双凤眸中,全无多少感情。只是静静俯视着校场上的数千兵马,扫着跪地颤栗的将官。

 

所谓讲武,全称唤为讲习武事,是起源于先秦时代的一项“军礼”。左传有云:“国之大事,在祀在戎”,“戎”自不必多说,所指代的正是军事,而“祀”则多见于“礼”。“戎”与“祀”相提并论之下,那么两者的结合体,便有了“讲武”。

 

相较于此,后世有一个更直观的称呼,名曰“阅兵”。

 

今日校场讲武,便就是岐王检阅镇乾州的威胜军操演情况。

 

很明显,众官都看得出,他不是很满意。

 

果然,岐王再开口,已带有审问之意。

 

“威胜军,孤置乾州已有一年有余,这般草包模样,你也拿得出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