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9章 河东事(一)

第389章 河东事(一)

 

时间推回到两月之前。

 

六月下旬,在萧砚渡傥骆道进入汉中平原之际,长安杨师厚被萧砚生擒的消息也正在发酵,并迅速由各方散在中原的细作传递回国。

 

这其中对此最为关切的,自是太原。

 

不过与杨师厚兵败、关中兵马尽入萧砚之手这则消息一同到的,还有另一道沉寂许久的细作情报。

 

与这一则情报比起来,似乎杨师厚兵变成功与否的事情,也变得无关紧要了。

 

李存忍收到忍字门徒传回来的书信后,吃了一惊,因她其实并未想过那个安插在萧砚身边的女人能发挥出多大作用。但事关重大,信上的情报甚至让李存忍都不禁倒吸了一口凉气,故一刻都不敢耽搁,匆忙赶往晋王府。

 

因有李星云被奉入晋国的原因,李克用为表姿态,已搬离晋王宫数月,不过现在的王府也并不算小,虽然并非新建,然前后数进院落,奢华程度亦也符合李克用的身份。

 

不凑巧的是,李克用居然并没有在王府中,甚至就连李存忍手下的殇组织亦也不知晓他的去处。

 

但这种事其实很常见,她这位义父虽有腿疾,却会不时独自消失一段时间,下落更是隐秘,谁也不知,多年来李存忍早已司空见惯,甚而还需提义父遮掩行踪。

 

不过今日情况特殊,李存忍不可能继续干等,她压着心中的复杂与不安,想了想,先是留了一个“殇”时刻关注王府,自己则带着两人轻骑赶向通文馆。

 

通文馆在太原近郊,坐拥有一大片园林,表面上看起来不过只是一座巨大的庄园而已,但李存忍却清楚其中暗哨之严密,绝不输之前的晋王宫半点。

 

在晋国,通文馆在朝廷上自成一派,除却圣主李嗣源只兼了一些虚职外,其他各个门主都各自领有实权差遣,就是脑子不太好用的十门主李存孝,手中亦有五百全是具装骑兵的飞虎军可用,只是一年前在李存勖与萧砚大战时,尽数殁于河北了而已。

 

只是这些实权太保,却都在虚实之间,与李嗣源尤为关系紧密。十三太保中,除开世子李存勖和作为晋王助手存在的李存忍外,还有五太保李存义因性格不合,多年前就脱离通文馆自去,不知所踪。

 

剩下的,便都在明面上或暗地里对他们这位大哥尤为崇拜,纵使这些年来李嗣源在晋国朝廷上的呼声并不高,身为十三太保之首,与世子李存勖比起来却形同一个透明人。

 

若在以往,李存忍还会认为李嗣源是在避嫌让权,不想让他自己的光芒影响到世子,而通文馆众门主与李嗣源交好,亦只是因为当年一起与李嗣源共建通文馆,结下的兄弟情谊太过刻骨铭心而已。

 

甚至就在近些年,随着李嗣源愈加脱离权力中枢,影响力越来越小,终日只知料理通文馆琐事,去下面的乡野掺和百姓的农事,李存忍亦会不自觉的认为义父对这位大哥的防备心太过。

 

一个脱离了通文馆便几乎没有权力的人,没有班底,更无兵权,难道真能对世子造成什么威胁

 

直到这封信传来,李存忍才发觉事情有些不简单。

 

她这位大哥,不是避嫌让权,分明是在韬光养晦!而那些看起来好似不过感念兄弟情谊的各个门主,更可能已在不知不觉中,被李嗣源培养成了只拥护圣主而不知世子的完整班底,甚至就是对于义父,他们可能也并无太多忠心。

 

为何呢

 

她这位大哥明明只空有一个圣主的名头而已,无实权便罢,更无战功,无非是在朝野中有一些好名声罢了,难道还比当年被昭宗皇帝亲口夸赞“可亚其父”的世子还更值得效忠与追随

 

脑子里想着这些,李存忍命两个忍字门徒侯在外面,兀自走进李嗣源居住的院落中。

 

由于这次揣了别样心思,李存忍这才发现,以前她几乎从不登门、就算登门也只是直来直去几无停留的院落,居然甚是狭窄寒酸。

 

按理来说,通文馆被李嗣源经营多年,且他本人还是堂堂圣主,在整个天下江湖都有赫赫威名的存在,住宅居所不说如何奢华,也当自有一番气派才对。

 

可李嗣源的这座院子,着实简薄的很,就算是不怎么对这些上心的李存忍,都觉得这里太过朴素。

 

也不知是不是因为这次带了别样心思的原因。

 

李存忍默默打量着往里走,仪门后则有一个穿着同样简单的管事略显惶恐的迎出来,脸上赔着笑:“十三门主突然驾到,怎生也没人通报,实在……”

 

这通文馆中暗哨密布,傻子才信这里没提前得到消息,李存忍面具后的眸子冷淡,亦不接话,只是往里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