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5章 棋手(二)

第375章棋手(二)

 

夜变事起,整个右厢大营中都已沸腾,牛存节和袁象先事前勾连的暗子此刻一经鼓动,便压也压不住。

 

当下之间的乱事比起汴京那夜来,可又大大不同,彼时汴京的所谓乱军,不过只是一群衣衫褴褛的徭役被引动入城,但今夜生变之人,却是披甲持兵,可谓足以称作天下精华的大梁禁军。

 

禁军职责,素来为二:一为警卫京师,一为奉敕讨伐。

 

但自从中唐开始禁军频繁参与政变以来,上位者对于这种用以拱卫都城的禁军也开始不尽然的放心,遂上至皇帝,下至藩镇节度,都会挖空心思让自己的人身安全受到保障,前者会再设侍卫亲军,而后者亦会组建私军,再极端一点的,甚至还会设置所谓院军。

 

归根结底,这是高位者对于自中唐以来,以下犯上这种愈演愈烈风气的害怕和防备,毕竟谁也不想一觉起来后,自己的脑袋就被人割了挂在城头,而自己的那张卧榻又从此换个主人。

 

故到了现在,不论是藩镇军还是禁军,都已然成了社会风气极具畸形的产物,将卒固然悍勇,却在近百年的沉沦中成了彻彻底底的毒瘤,不论上面如何挖空心思去抚恤、犒赏、笼络,他们的胃口都不可能被填满,他们会一遍一遍的索要更多,胃口会一次一次的变得更大,贪欲更会不断膨胀,以致到了主事者无法满足的时候,便一拥而上换一位代他们搜拢富贵的话语人。

 

今夜的禁军,便是此般。

 

老实说,萧砚真的对他们苛刻吗

 

不尽然也。

 

萧砚囊河北括草原,所得数万马匹尽数补充进禁军中,填补了禁军缺乏骑兵的短板,而集半座天下之富,一口气砸了近三百万贯给军中,彼时分利诸军,禁军所领,与侍卫亲军乃至定霸、归德二军几无区别,并不因他们之前效忠冥帝而有丝毫改变。

 

可就算如此,今夜火起,所谓吃了好大委屈的禁军上下将近六七成都瞬间被鼓动,被奉为主事者的潘七哥更是连斩数十位不肯受裹挟起事的人,直领数千禁军分而逼入洛阳城中。

 

上百年来,从来如此。

 

纵使萧砚如何厚饷养之,恩义结之,这些沾染上畸形风气的禁军又有几人受用从骨子里来想,他们只会认为这是天经地义事!

 

左厢侍卫亲军大帐外,萧砚漠然看着对岸火把如龙,无数兵马涌向洛阳,面上几无动色。

 

“若是冥帝政变成功,晋军必然早已南下,届时梁晋交锋,他们定要在河东和晋军互相碾为白骨。而此番蜀军北上,杨师厚还不作为,整个关中更是都要被打成齑粉!说不得晋人或蜀人甚至可以破开汴梁而入,让这些厮的家小都沦为奴婢!”

 

伴在萧砚身侧,一兖州不良人出身的夜不收愤愤道:“而今王上领着他们伐蜀,领着他们遏制晋国,反倒成了错事!”

 

俯首趴在后面的一众侍卫亲军将领额头生汗,他们当中可有不少人方才都有些许蠢蠢欲动的心思,从这主帐外好些侍卫亲军的营盘都躁动不安即可看出来。

 

若非萧砚之前着实和侍卫亲军有几分香火情,若非萧砚提前在左厢安置了人手,若非萧砚突然亲至……

 

侍卫亲军,只怕亦要反了。

 

没有其他原因,甚至压根就不算是对萧砚本人的如何仇恨,厌恶。

 

如果真到了这一步,或许也只是侍卫亲军上下不甘于由禁军得了这个大彩头而已。

 

上头的主事人是谁不重要,这皇城军队系统中谁占主导,很重要。

 

侍卫亲军之前并没有受到牛存节他们的串通,因为牛存节等大将属于禁军六军系统,与侍卫亲军司天然分属于两个阵营,互相掣肘。

 

但出于本能,方才右厢禁军那边一经动乱出营,侍卫亲军这边的几个大将也都摩拳擦掌起来。

 

可是在亲眼得见本该正焦头烂额,本该正四面定乱的萧砚突然不惊不动的潜入左厢来召见众将后,这满满大帐里的将领又有几人敢动

 

他们甚至不敢多想为什么萧砚会出现在这里,不敢多想今夜之事到底会演变成什么样。

 

至于萧砚会不会兵败这个问题……这个时候,侍卫亲军上下众将悄悄面面相觑,最后亦也只是低头,心里只有一个念头。

 

那可是一夜就弄死鬼王、冥帝,换了皇帝的天策上将!

 

而在大帐门口,对于适才那夜不收的愤愤不平,萧砚倒并没有回答。

 

朝上有心人在背后操弄,杨师厚本人更是直欲要来与他分个高低。

 

一场他与朝臣、中枢与藩镇间的决断已然无可避免,成了一根即将发出的箭,这是比起晋蜀乃至袁天罡来都更有威胁的内忧!

 

他们既不肯去管顾外患,又不愿配合他之调遣,只欲来与他搏此富贵,而萧砚之前极力避免的姿态更是成了他们更进一步的野心,那萧砚又何惜一战

 

禁军不堪得用,固然骁勇无敌,但跋扈自专,仍然自认可颠覆朝堂,自认是那无赏就可哗变,自认是那不准劫掠、不准屠城、甚而看不惯上峰就是一个哗变的军马,萧砚又留之何用

 

与其让这支军马耗尽自己无数资源器械粮秣,最后还反过来捅自己一刀,还不如就借着这一局,好好将他们荡涤一遍!

 

而且甚至就算是直到刚刚,萧砚也在给他们留机会,夜不收喊话一次,营中河北将领再喊话一次,无一不是在提醒这些贼厮鸟,只要今夜禁军不声不动,甚至就算是作壁上观静等天明,那就一切无事,甚至还可得到萧砚重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