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3章 陛下何故谋反(完)
夜幕之间,白马寺。
白马寺始建,可以追寻到东汉永平七年,据传明帝闻西方有异神,遣郎中蔡愔、博士弟子秦景等赴天竺求法,其后二人与天竺僧人携佛经、佛像回洛阳。初居鸿胪寺,后以鸿胪非久居之馆,次年诏令于雍门外别建住所,便是白马寺。
其后千年,白马寺数遭毁坏,又历代由朝廷敕修,重建规模最大的一次,是唐武周垂拱元年,彼时的白马寺,达到了历史上的黄金时代。
但李唐末年中原混战,白马寺又再次难以幸免,建筑被毁十之七八,虽然张全义任河南府尹后对此地有过修建,但规模并不大,故当此时节,这片寺庙建筑中除却几十尊佛像和断碑外,与一座颇有气派的深宅大院无异。
朱温被萧砚带到洛阳来后,便以潜修的名义住进了这里,这座白马寺,也就成了临时的太上皇行在。
对于朱家这两个皇帝,萧砚也懒得费心思去折磨、羞辱,故朱温的一众后宫妃妾,及侍候这厮多年的宦官宫女都还给了他,虽说此番来洛阳并未带全,但也足以将半座白马寺塞得满当。
在平日时节,白马寺左近就甚为萧条,左近全是将门高户的田产,而由于位于洛阳东郊,远近超过十数里,就更加人烟稀少了。当朱温被安置在这里后,白马寺就成为了洛阳的禁地所在,外间布置,全是夜不收的人手,警戒暗哨直接放出几里开外,若无萧砚亲自首肯,任何人来这里都只会被扣下。
这下算是苦了白马寺里面的僧人,自从朱温入住这里过后,他们也不得擅自离开,白马寺的一应所需,如柴粮米面果蔬等,全都是夜不收安排人运来,外人见也见不到。
所以将近一月下来,差点让平时过惯快活日子的朱温崩溃。
过去数十年,自宣武镇兴兵到篡夺李唐江山,朱温都属于站在这座天下最巅峰的那一人,除了晋国等个别诸侯,半边天下都围着他转,要什么有什么,没有就杀人。
但一夜沦此如此境地,莫说朱温本人受不了,连左右妃妾都接受不了这个巨大的落差,所以就算是被囚禁到了此间,也想方设法的打探外面消息,不说能恢复原本地位,起码能够抓住一些稍纵即逝的机会。
不过两月,朱温就已消瘦了将近二十余斤,好在萧砚之前强行停了他的丹药,又给他服用了降臣炼制的补气丸,身体状态稍有恢复,不然说不得某天突然就在榻上中风背过气了,只暴瘦二十来斤肉,已算是好的了。
身体虽就此稳住,朱温却半点不会感谢萧砚,他每日都在眼巴巴的等着局势会不会有所变化,萧砚会不会被下面的人推翻倒台。执掌了大梁多年,朱温比谁都更清楚下面这些军阀的秉性,他绝不相信萧砚可以顺遂的把每路军阀都收服,只要稍有差错,就是萧砚被万夫所指的日子。
而朱温每天偷偷的祈祷果然起了作用,萧砚迫切要用蜀国来树立威严,杨师厚却处处推诿掣肘,内忧外患并举,新朝的局势陡然就紧张起来。中枢和藩镇,萧砚和大梁诸多臣僚,总有一方会落下马去,暗流汹涌之下,水火不容之势已然就在眼前。
虽然朱温不知晓这些情况,他被里三层外三层的软禁在这里,也没人有机会来偷偷与他报信,更别说来和他这个威严尚存的太上皇联络了,几个脑袋都不够萧砚砍的。
但朱温毕竟是皇帝,纵使那夜兵变在萧砚面前表现的如何不堪,离了萧砚的亲自掌控,他也敏锐的发现了一些细节上的变化。
最直观的变动,就是原本看守白马寺的一指挥夜不收,即四五百人上下,时至今日,居然被抽调到了只剩一百来号人,朱温刻意遣了几个混得脸熟的宦官去打探,据说这些被抽调走的夜不收是被萧砚派去充实禁军。
什么充实禁军!
朱温哪里不明白萧砚这是害怕禁军失控,才派自己的心腹亲信人手去监管禁军上下!
老天有眼。朱温不禁大喜过望,他这种从底层爬上来的皇帝,最是对局势感到敏感,如何不知萧砚当下必然已经陷入了麻烦之中,不然怎可能连他朱温这个最大的本钱都不多派人看守,反而要去极力聚集兵马在手
一定是外间生了大变故!
是谁杨师厚葛从周还是禁军内部发生了内讧或者说是那个一眼就深得朕心的谢彦章来勤王了
局势越来越紧张,征兆越来越明显,连朱温都好几次看见负责看守他的夜不收一副愁容满面的样子,萧砚更是许久都没在他这里露过面,加上这几万人马和御驾停在洛阳将近半月不动,朱温就是傻子也知道萧砚一定已经陷入了不妙之境。
朱温向来自诩绝顶圣明之君,自认已看穿萧砚的困境,这个时候自然急得寝食难安,空有一腔念头也发散不出去,每天都拼命想要弄清楚外面局势到底如何,朝廷上的臣僚又有什么谋划,这朝野内外能有几人站在萧砚那边。
当然这些不是最主要的东西,朱温最担心的事情就是,如果萧砚倒台,下面的臣僚会不会奉自己复位……
依照朱温对自己这些臣子的了解,要想斗垮萧砚,只怕先要联合外镇强藩,再配合内部禁军,才可以与手握定霸都和归德军将近四万虎贲的萧砚决出雌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