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0章 陛下何故谋反(五)(第3页)

李珽倒也不卖关子,直言道:“皇上之前遣马少监外出打探消息,可知外间风云”

朱友贞一愕,然后小心道:“可是长安杨太尉……”

“然也。”李珽点头道:“皇上受困于禁中,固然能遣内侍外探,但更深的东西,却不是马少监可以接触到的。皇上可知,宋王当下已经遇上大麻烦了”

朱友贞马上瞪圆了眼睛,他对于萧砚,若说兵变那夜尽数是感激,甚至不亚于把萧砚视为再生父母,但时至今日,他早就对萧砚是又惧又恨,巴不得萧砚马上暴毙然后手下成为一盘散沙,由他这个正统皇帝来掌握大权。遂急忙催促道:“李卿快快明言!”

“皇上当下已知杨太尉拥兵长安听调不听宣,以致宋王不得安心用兵伐岐讨蜀。但宋王终究年轻气盛,杨太尉不肯低头,他亦不愿意后退一步,当下已遣其亲军定霸都尽数西进,如今宋王在洛阳的兵马,不过禁军诸部而已。”

“哼,萧砚这厮鼠目寸光,一心想做权臣,岂能向杨太尉退步”朱友贞听见前面的话后便忍不住冷笑,他现在自然愿意看见萧砚和杨师厚不合,甚至巴不得二人干起来,打一场轰轰烈烈的内战才好。

但听见后面,他又是一愣,错愕道:“这算是什么麻烦”

这朱友贞真是个狗脑子,半点不注意重点,李珽眼皮一跳,但也耐心解释道:“宋王左右亲军皆出,而禁军愿意为宋王所用,也不过是因宋王提前重利诱之而已。宋王之前胁迫太上皇退位,当下又对杨太尉不断欺压,早已惹得群臣不满,群臣若是不站在宋王一方,自能扰乱禁军人心,如此局面,岂能不算宋王的麻烦”

朱友贞当下复又瞪大了眼睛,然后捏着拳头喃喃道:“这么说,朕是不是就有机会了只要朕脱困,就可号召禁军除掉萧砚”

李珽不由僵住,他像看傻子似的看了朱友贞一眼,进而才叹气道:“何其难也皇上新君即位,在禁军中又无根基,宋王虽不得人心,然毕竟手握厚利,就算是皇上你,只怕也难以鼓动禁军反水……”

“那朕该如何是好”

“唯一的机会,是引杨太尉入朝……”李珽缓缓道:“杨太尉麾下有佑国军可用,长安还有镇兵,除此之外,同州匡国军、华州感化军,亦能得用!只要三军齐出,不怕宋王不败,而杨太尉入朝,禁军也会被威慑,不得为宋王所用。”

朱友贞愕然一惊:“李卿是杨太尉派来联络朕的人”

李珽淡笑一下,只是道:“杨太尉麾下兵马数万,完全不惧宋王,且杨太尉兵贵神速,当下已据了潼关,只要宋王领兵离开洛阳,杨太尉立刻便能领兵勤王,将宋王堵在潼关和洛阳之间。而当下仅剩的麻烦,是宋王迟迟不肯率领禁军离开洛阳……”

朱友贞此刻宛如听天书一般,早已辩不得其他,只是一把攥住李珽的手腕:“杨太尉要朕如何做!”

李珽淡淡发笑,声音也压了下去:“皇上与宋王说,你愿带着太上皇亲自去说服杨太尉配合朝廷行事。杨太尉向来只尊太上皇,只要太上皇露面,不说能稳住禁军人心,连杨太尉都没有其他名义不配合,宋王一定会同意的。”

这句话就如霹雳一般在朱友贞耳边炸响,震得他瞬间呆愣下去,进而怒容满色,一把撒开李珽的手:“杨太尉遵奉太上,那朕又当如何”

好似早已料到这个情况,李珽只是呵呵一笑,进而淡淡道:“鬼王、冥帝已死,太上皇唯皇上这唯一子嗣,且太上皇年事已高,皇上难道还怕太上皇会复位吗太上皇出面,终究属于皇上你的家事,可宋王不倒台,就不是家事这么简单了。”

朱友贞一直都怒色的盯着李珽,听到这里才反应过来,但还是哆嗦着嘴唇,道:“李卿、李卿容朕细细思量一二……”

“臣的事情就已谈完了,皇上要不要这么做,臣不好干涉。”李珽只是叉手一拜,就要离去:“然机会稍纵即逝,臣只说一句话,皇上和太上皇,终究是亲骨肉。”

这一句话说完,李珽拱手告辞,朱友贞要拦却拦不住,直到在李珽走到门口时,他才咬牙出声:“好!好!朕听你们的,明日朕就去寻萧砚那厮!”

李珽却只是淡笑,最后又对着朱友贞拱手一礼,竟是就如此退去,那马少监不明所以,跟着走了几步,又马上回头看着朱友贞。

朱友贞早已心乱如麻,此时只是心烦意乱的挥手:“速去保护李大夫出宫。”

马少监哪里看不出这其中或将有什么变故发生,当下亦是心下大振,马上就更加恭敬且小心的将李珽护送出宫。

二人离去后,朱友贞却反而更加烦躁起来,在宫殿里走来走去。

他对于朱温的惧怕,半点不弱于萧砚,不只是因为他夺了朱温位子这么简单,更害怕朱温这些年在臣子中的威望,唯恐朱温他日复位,第一个把他这个儿子弄死。

但李珽也着实说的不错,朱温终究年事已高,且也只剩下他这么一个真正的子嗣了,就算重新被杨师厚拥立,他朱友贞也只可能被降为太子……

萧砚、萧砚……

朱友贞在心中不断念着这两个字,终于咬牙切齿的抬起头。

但凡给朕稍稍一点权力,朕何至于此,朕何至于去联合杨师厚。

是你逼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