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2章 第一人(为盟主‘狂三三’加更!)(第2页)
在东岸极远处,还有一座城塞名叫永和,其上有‘歧’字大纛舞动,遥遥与延水呼应。
姬如雪看了明月许久,脸颊都被寒风吹得通红,这才低头看着城下的河水,给千乌解释道:“如果河面上的冰层化尽,单凭浮桥,很难让对岸的女帝他们从容撤回来。”
千乌蹙眉道:“那就多搭建几座?”
“终究不如冰层方便。”姬如雪摇头解释道:“萧砚说过,在作战中军心、士气很关键,女帝此番攻晋本就是为了完成萧砚牵制晋军的战略意图,终究是要撤兵的。那么如果在冰层化至无法渡马前还不撤军,对岸的岐军难免会滋生恐慌,届时就麻烦了……”
千乌陷入深思。
这天下,能这般直呼萧砚名字的,恐怕也只有姬如雪了,但以前萧砚这两个字从姬如雪口中说出来时,往往能起到安定人心的作用,当下却让人不禁沉重起来。
数日前,姬如雪二人匆匆抵达歧国,得知女帝已率军威胁晋国西路后,便又急忙赶至延水来,彼时女帝便已夺下了晋国隰州永和城塞,以此为驻点威胁晋国西路重镇隰州。
姬如雪第一时间自然是用大爷李偘赠送的灵虫,解开女帝身上被李茂贞施加的蛊术,好在这灵虫真没被大爷吹嘘,果然有效。唯一的麻烦便是那灵虫在吸收女帝身上的蛊毒后,就此陷入了长眠。
女帝亦和千乌见过面,千乌对这位中原巾帼的观感很不错,如果携落花洞来中原,落花洞女们想必也乐意在这位英姿勃发的女帝麾下发挥作用。
二女其后便代替女帝在西岸的延水城塞坐镇,当然其实作用很小便是,前线据说摩擦很严重,每天都有交战,二女在岐军中又没什么威严,将卒都不认,好在还有梵音天一并坐镇,
但前几日南面广目天等几个圣姬传来急报,言蜀军出汉中犯境,只怕要兵临凤翔城下,梵音天又匆匆回援凤翔。
姬如雪和千乌当下的任务,是要把蜀军犯境的消息尽可能瞒住,不让下面的将卒知晓,若不然士气大泄,这招牵制晋国的战略险招就要维持不下去了。
中原局势之复杂、诡谲,其中之厮杀、战争,远非娆疆可比。
千乌倒明白了为何萧砚年纪轻轻会看起来那般成熟稳重了,在中原这种局势下,若非萧砚这样的男子,不可能有机会走到这一步。
深深的压抑感,死死包裹着在此渡过每一日的所有人,不仅仅是当下歧国局势的危急,还有来自汴京的未知消息。
姬如雪很清楚,萧砚选在这个时候把她送走,不仅仅是因为要来救助女帝,同样是让他在汴京再无所忌。
他要做的事,没有退路,而前路,仅仅只有那一线的胜机,如果各种看似巧合的安排稍稍有偏差,那就是万劫不复。
所以萧砚半点顾忌都不能拥有,他会举起屠刀,他会碾碎每一个挡在他身前的人,只为他的大志。
姬如雪明白这个道理,所以她来到了这里,她不会纠结自己为什么不能帮上萧砚,她只挂念那个人会不会平平安安。
她仰着头,看着天上明月,好似说给千乌听,又似喃喃自语。
“一定要平安……”
千乌抿了抿嘴,没有出声。
——————
永和城塞上,火把林立,亮如白昼。
身上甲胄痕迹斑驳,女帝在东面一段城墙边站定,目光从月色上收回,一张俊美面庞为朔风吹的有些泛红,身后披风不断拂卷。
甲士都立在远处未曾近前,岐王是女儿身的事情到底还是只有中上层军将知晓,下面的士卒只会敬畏他们这位亲自冲锋陷阵的岐王。
女帝执掌歧国多年,积攒的威势同样很足,虽然李茂贞的出现动摇了她的一些地位,但起码在中下层将卒的心目中,她仍然拥有绝对的威严。
远眺着城下数里外的晋军大寨,女帝面色淡淡,全然没有惧怕的样子,她按着腰间剑柄,倒突然记起萧砚月前在凤翔用过这柄岐王剑。
她不由轻松的笑了笑,而后感觉朔风甚强,遂背风而立,有些担忧的搓了搓脸颊。
放在以往,女帝哪里会在乎自己的容貌肌肤会不会变得粗糙,她自知美貌,天生丽质,从来没有担心过这样的事,但近来莫名多了些小女儿的心思,便有了点小担忧。
那个小男人,可比自己小了将近八九岁。
好吧,想到萧砚现在在做的事,女帝又很难将他与‘小男人’这三个字联系起来。而且近来每次想到萧砚,都只会想到那日他说的那些什么红颜知己的话,又很难不多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