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7章 摄政(五)(第3页)
事实上,萧砚和这些禁军大将甚至没有过私下会面的交际,偶尔在朝会上也只是点头之交而已,诸等禁军大将都是实权人物,萧砚一介后起之秀,便是再得圣宠,又哪里能让他们这种手握军权的禁军大佬高看一眼?
旁边,牛存节、袁象先都是几日前为朱友文联络之人,此时各自心有戚戚,但到底是武人,倒没像贺瑰那样马上贴上去,却也没有说什么萧砚大逆不道的言语。
这个时代,以下犯上本就是常态,无非是萧砚太让人吃惊罢了,但就算再轻视萧砚,也知眼下大局已定,萧砚手握归德军两万众,外加那些河北精锐,虽不知具体有多少人,但起码也在万人上下,有这三四万众兵甲都锋锐的将卒听命于萧砚,汴京当下有何人能威胁他?
不料萧砚竟是出人意料的对诸将拱了拱手,淡淡道:“我知诸位尽皆为乱军胁迫至此,其中甚有不得已之处,并非是存心站在新帝的对立面。”
这一语落下,诸将都是一愣,而后马上反应过来,哪里听不出萧砚这是愿意高抬贵手,而不是要趁势赶尽杀绝把所有威胁都除尽,当即便纷纷顺着台阶下来,都道:“上将军明察,奸党祸乱,我等俱是身不由己,若非上将军扶君定乱,我等只怕难以洗脱这等罪名了……”
后面,朱友贞错愕的呆立在原处,看不懂萧砚是要做什么。
敬翔倒是若有所思,捋着须,与旁边近前的韩延徽对视了眼。
韩延徽便叉手对敬翔一笑,只是低声道:“敬相,我家主公并非嗜杀之辈,此番肃清朝野,亦非主公私心,敬相切莫深陷忧虑不自拔。”
敬翔苦笑一二,摇头不语。
而萧砚那边,只是对坐骑前的众将道:“而今乱事虽平,然人心未定,诸位当助新帝安稳朝野,稳固禁军,以保大梁社稷安定。”
“自该如此、自该如此。”贺瑰第一个抢着道:“上将军深思熟虑,末将叹服。”
牛存节、袁象先各怀心思,暂且也顾不上去鄙夷贺瑰了,都只是附和。
“至于其他。”
萧砚回身看向朱友贞,道:“陛下虽奉诏继承大统,然太上皇还有旨意,言陛下子嗣尚幼,当定陛下义兄朱汉宾为亲王。至于太上皇,则由臣迎奉护驾,以安朝野人心。”
朱友贞全身一僵。
萧砚这是何意?这是何意!分明就是在告诉他,自己即能立他为帝,亦能废帝,萧砚更要堂而皇之的把朱温攥在手中,甚至还要立一个狗屁朱汉宾当亲王。
这萧砚!
朱友贞干笑一声,还未有所答话,萧砚便已自顾自拨转马头,对群臣道:“尔等之前或助纣为虐、或受奸党裹挟,其中过错,陛下新政,自不会追究。然我有太上皇倾定辅政之责,尔等能不能将功补过,我暂且拭目以待。”
群臣连同牛存节等禁军大将俱是全身一颤,哪里听不出萧砚的话外之意,纷纷拜倒下去。
“谨遵陛下、上将军之言……”
萧砚便夹了夹马腹。
“城中大乱,诸位且随本将迎奉太上,召集群臣议事,外安禁军人心,内定朝廷,以昭示社稷、大统无恙。”
他回过头,对朱友贞问道:“陛下,可乎?”
朱友贞不由一颤,而后忙挤出笑脸道:“萧卿如何安排,朕就如何做,萧卿之意,就是朕之所想……”
言语间,朱友贞小心的左右瞥了下,却见人群都只是俯首下去,半点异议都没有。
萧砚则满意的一笑,又对身后跟上来的余仲道:“传令下去,由归德军管控全城,暂代东都留守司权,城中但有骚扰百姓之乱军,尽数当场捕杀,奸党躲藏之余孽,全部点册缉拿,不得走脱一人!”
“喏!”余仲这算是直接掌控了管辖这全城的大权,纵使激亢,却没有过多流露,只是死死在马背上一抱拳:“归德军只为上将军效死!”
好嘛,朱友贞就当没听见了,他眼下哪里不知自己已然是铁板钉钉的傀儡,唯恐多说一句话都能惹得萧砚不快。
“韩延徽。”
萧砚继续当着群臣下令:“你当即上任开封府,代开封府尹一职,召集汴京有数官员入皇城觐见新帝,即着手安排太上皇禅让一事。”
韩延徽肃色一礼:“仆谨遵上将军令。”
朱友贞彻底闭嘴不言了,傀儡就傀儡吧,好歹是皇帝……
萧砚终于再次一笑,用马鞭扫过群臣:“本将此去迎奉太上,诸位可有不愿随者?”
街上霎时一寂,而后倏然之间,无数人便争先恐后的出声:“谨遵上将军令!”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