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4章 殿下高见

 梁开平四年,岐晋天佑七年,蜀武成三年。 

 辛卯月,丙申日。 

 晋王李克用携百官迎大唐昭宗第十子李星云入太原,以臣子礼拜之。其后李克用率领官员、太原百姓为唐室、先帝昭宗皇帝痛哭祭祀。 

 这日,在太原宗正府的见证下,李克用与百官上尊皇子李星云为天子,却为李星云拒之,遭数十宗老跪地叩首乞哭,李星云后而勉受“魏王”封号,封地河南府汴州,称监国,代先帝监管大唐。 

 又因河南府汴州失陷于伪梁朱温,魏王李星云暂居太原晋阳宫遥控天下藩镇讨梁,晋王李克用搬离宫城,入住晋王府,遵臣子礼。 

 天下震动。 

 —————— 

 “李克用已有取死之道!” 

 汴京皇城,焦兰殿,等候朝会开始的群臣早已沸沸扬扬,三三两两的聚在一起,不少人都是忧心忡忡的样子,却亦有部分人显得甚为激昂,梗着脖子在那里与他人争执。 

 这时却倏的响起那道喝声,群臣回头望去,正见鬼王朱友文气宇轩昂的走进殿来,他周遭随行伴着不少官员,好似一大团的涌进来,瞬间就将焦兰殿迅速填充起来。 

 大部分官员都讨好似的次第行礼:“见过博王……” 

 朱友文却懒得理会那些没资格进入核心圈子的官,只是掷地有声的对群臣道:“李克用贼心不死,随便从哪拉出一个野小子就敢说是什么李唐遗孤,还敢枉称什么天子,何等荒谬!?” 

 群臣深以为然。 

 大家连夜得知今日要召开朝会,都甚是茫然,毕竟朱温已经连着一两个月没开过朝会了,要么就把政务推给敬翔,要么召一些臣子入宫接见,突然得知开朝会群臣自然会以为是出了什么大事。 

 果不其然,天一亮,这殿里的大部分官员就知道了晋国的事,就算不知道的也听到了一些风声,此时朱温虽还未上殿,但所有人都已想着这位皇帝会是何等震怒了。 

 鬼王朱友文前半年因进献仙术一事甚得宠信,他此番出声也可以视作是朱温的态度,和方才群臣私下里猜的大差不离,国家果然要大开战端了。 

 户部尚书张文蔚与几个关系较好的官员都有些脸色不好看,当然不是因为他们这批人之前属于唐臣的原因,而是战端一开,好不容易休养小一年有些起色的国库又要瞬间蒸发了,财政压力很大,朱温可不会管你为何拿不出钱,张文蔚很担心自己的脑袋能不能保住。 

 朱友文神态严肃,隐隐有几分怒意,斜举着对天抱了抱拳,道:“父皇乃是受前朝皇帝禅让得位,合乎法统,李克用随便拎一个野种就想祸乱天下,这是忤逆!诸位,我等食受君禄,当要为君分忧啊……” 

 张文蔚在心里叹了一口气,这厮就差直言说待会大家一起劝陛下亲征了,他有苦难言,想找个人分担分担压力,看了一圈才发觉敬翔还未到。 

 而殿中已有鬼王一党的臣子纷纷点头附和:“博王所言极是,李贼倒行逆施,合该伐之。” 

 朱友文不动声色的哼了一声,心下对这些官员不屑一顾。 

 他与冥帝自然要比在场所有人都要提前知晓李唐遗孤一事,所以冥帝也早已给他定下了安排。 

 朱温身体已被掏空,加之年岁已高,表明看起来红光满面,实则已经不起大折腾,冥帝就是要趁这次机会让朱温领大军亲征,彼时各军云集一处,冥帝正好可以造出朱温病重的声势来趁势让鬼王掌管了兵权。 

 这样做的好处便是如果顺利,可一劳永逸,直接解决一切潜在的隐患,彼时直接大开国库犒赏诸军,冥帝便可通过鬼王掌控住军队,就不怕再有人生出乱子,且就算有也可旋即发兵讨之。 

 至于风险当然是有,譬如若有什么变故,或可能引得各军哗变火并,不过只要将朱温控制住,这种可能性很小,何况玄冥教都握在冥帝手中,完全可以放手一搏。 

 彼时,什么萧砚、朱友贞、王彦章之流,尽皆随手就能处死。 

 至于什么征讨晋国,冥帝哪会管这些,先将权力握在手里才是正道,大梁禁军雄冠天下,晋国真敢进犯,冥帝正好趁势大胜一场稳固声望。 

 冥帝这些年在朱温身上受到的屈辱、打压,已让他一刻也不想忍受这老东西,只要有一个机会出现在眼前,冥帝就会不惜一切的抓住! 

 而鬼王是一介傀儡,只是冥帝培养的一个朱友文替身,连武功都没有,除了一副好口才外再无他能,冥帝当然不怕他敢做出噬主的事来。 

 且在事实上,当下这“朱友文”也只能乖乖听冥帝的话,有什么大胆的想法,没到最后一刻他是绝不敢流露出来的。 

 不过尤让朱友文奇怪的是,冥帝自从去年去寻尸祖降臣算账回来后,便一直是闭关不出,这等大事都委任给了他,若非要事冥帝也绝不见人。 

 这很难不让朱友文怀疑,冥帝是不是受了什么暗疾? 

 他忍着这个想法没敢与任何人说,当下在这焦兰殿转瞬便是无数念头闪过,已在腹中想好了待会在朝会上的措辞。 

 “敬相……” 

 后面传来了一些官员的笑声,朱友文眯了眯眼,回头看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