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3章 北都于此(第2页)

“唉……”敬翔抬起头,开口却是先叹了口气,然后玩笑道:“冠军侯已在回京途中,只怕再等月余,老夫就无法与藏明共事咯,可惜可惜啊……”

韩延徽缓缓一笑,倒是没有替萧砚做主说什么大可以再借给敬翔使唤的话,只是诚恳道:“这半年来能与敬相共事,下官收获良多,已是荣幸之至,实不敢贪图。”

敬翔爽朗一笑,让韩延徽落座,而后捋须问道:“怎么,之前让你代为梳理南厢户籍一事,已有决断了”

汴京城南厢是底层百姓与三教九流居住的地方,大梁的坊市制度很宽松,这些年随着城池扩张里面的人口愈加混杂,前阵子朱温突然来了兴致,说打算再给汴京城扩建一座外城,原因当然是要扩建皇宫,原有的地基太小,实在不够。

这等劳民伤财的事,敬翔当然不愿意赞同,但朱温近年来愈加有暴君的气质,很喜独断,当下只好暂且应下,后面再择机劝阻。

要扩建外城,当然要需先梳理本就属于外城的南厢户口,如果朱温真的执意要做,也便征抽徭役、统计搬迁人口,这件事不大不小,拿给韩延徽配合户部一起做正合适,敬翔对这个同样书生气很重的后辈感官很好,愿意些心思培养一番。

不料韩延徽却是摇了摇头,道:“敬相交予下官的事,下官自当尽心尽力,然今日却有要事禀于敬相,比起清查户口一事,更为重要。”

敬翔早已注意到韩延徽捧着的那一堆卷轴,之前没过问,现下已是好奇起来,捋着胡须道:“可与冠军侯有关”

韩延徽略有些意外,心下倒是佩服敬翔一针见血,遂上前摊开几张卷轴。

却是几张舆图,分别是定难、朔方二镇,以及关中地带,作图方法很新颖,上面记了比例尺与方位标,看起来感官格外清晰。

“这是……”

敬翔捻着胡须,有些诧异的皱眉道:“冠军侯想对歧国用兵”

定难、朔方二镇远在陇西,本应当与歧、晋交好才对,但当时朱温篡位,邠宁节度使杨崇本、鄜盐节度使李周彝都依附岐晋对大梁发动了战争,唯独朔方节度使韩逊和夏州节度使李思谏上书归附大梁,“未尝以兵争”。

且这二镇可以算得上是两块飞地,大梁就算贪图,也只是心有余而力不足,想着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挟制岐晋,遂给二镇节度使各自加了虚职,并保留韩逊与李思谏的节度使之位,实则二人亦是割据。

这些年这两镇悬于西陲,很给人一种模糊的印象,且与岐晋实则也有些勾搭不清、井水不犯河水的意味,但终究名义上依附于大梁,所以敬翔一看舆图,便只能猜出萧砚可能想联合二镇再配合关中驻军对歧国发动战争。

但韩延徽只是摇头,而后用手指点着舆图,慎重道:“君侯以为,歧国可能会对定难二镇用兵……”

敬翔皱了皱眉。

韩延徽顿了一下,继续道:“开平二年,定难节度使李思谏病逝,其孙继承了节度之位,结果去岁拓跋部发生内乱,李彝昌便被其部下夏州刺史高宗益趁机所杀,而后高宗益想以高氏取代拓跋部割据夏州却反被部下所杀,而后将李彝昌的族父李仁福拥立为新的定难军节度使……”

敬翔点了点头,这些都是他知道的事情,大梁朝廷对这些事也无可奈何,干涉不到什么,定难李氏是党项拓跋人,已统治割据了定难三镇多年,根深蒂固,就算出了这些乱事,大梁也只有承认李仁福的节度使地位。韩延徽便又道:“短短四年内,定难三易节度使,可观内患形势严峻。去岁关中刘知俊降岐,岐王李茂贞的实力大涨,加之这些年歧国风平浪静、毫无动作,君侯怀疑,歧国很可能会在短时间内对二镇用兵,说不得晋国也会有所动作。”

之前萧砚与女帝交好,和歧国可谓是有过两三年的蜜月期,当然不可能主动在大梁朝廷上引起君臣对歧国的注意,甚至还会将这点注意力尽可能打消。

但如今歧国落到了李茂贞的手中,萧砚当然不会再客气,这个王八蛋一回凤翔就抓了他的人,断了安乐阁的商道,差点没把萧砚布在关中与歧国的人手一锅端,这口气萧砚不可能不出,他人还在外地,便马上写信来敦促韩延徽准备给歧国上上压力。

萧砚如何用心敬翔自然不清楚,但他此时脸色凝重,韩延徽这番分析有理有据,让人不得不上心。

开平元年萧砚正是因为对河北一针见血的形势分析入了朱温和敬翔的眼而就此登上历史舞台,他敏锐的洞察力很让敬翔欣赏,而今萧砚让韩延徽代他来此提醒,定然不可能是无的放矢,敬翔也不可能无视。

敬翔眯着眼询问:“冠军侯如何作想”

“君侯的意思是,大梁如今不宜对外用兵,暂且休养生息两年是有必要的,但歧国与晋国的威胁就在眼前,恐怕不得不防。我们可在长安布下防线,再做出进取的姿态,遣使定难二镇相约攻歧,二镇若见大梁有进取姿态,未必不会动心,君侯欲让二镇疲敝歧国,若有必要,大梁再决定是否要大肆用兵。”

“冠军侯深思熟虑。”敬翔缓缓点头,这与他的想法不谋而合,萧砚的主意很保守,毕竟大梁的当前大敌还是晋国,若突然强行对歧国大肆用兵,牵一发而动全身,对晋、蜀、吴乃至南面诸侯都要大为防备,晋国与蜀国更会对歧国进行奥援,若能说动定难二镇抢先对歧国下手,倒不失为一条妙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