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7章 歧国(第3页)

 李茂贞面若含霜,起身负手于后,丹凤眼盯着女帝:“为兄想知道,这是你的真心话,还是仍想一心向着那个李唐余孽?”

 “李唐余孽?”女帝嗤笑,双手撑在桌子上,凤眼毫不畏惧李茂贞的目光:“其人不论目的如何,两年来让歧国获利颇多,能与朔方、定难二镇交好,此人功不可没,中原商利能入歧国,更与他息息相关,歧国去岁一年新增人口近五万,此人之功可占五成!李唐余孽又如何?所作所为哪点不比你这个岐王更利歧国、更利百姓?歧国就算献于他,我起码心甘情愿!”

 “荒谬!”李茂贞负手冷笑,直言道:“李唐皇室皆是废物,昭宗如此,僖宗更是如此!你真指望一个所谓的狗屁太子可以复国?天下人心早已不向唐,你若是将歧国献给那厮,歧国才是末路!要想让歧国强大,龙泉宝藏是唯一的出路,此时开拓疆土,只是为了他日图谋,有了龙泉宝藏,何愁国力不振,天下不定?”

 说罢,他似是懒得再言,或者说是无话可说,却是径直甩袖而走,只有在门口之时,才突然冷冷回头。

 “那萧砚留在歧国的眼线,为兄已尽数拔除,劝你死了这条心。妙成天、玄净天陷于汴州,我会救出来……”

 “歧国,不可能交给他人……谁也不行!”

 其人大步离去,气势汹汹,显然是压不住怒气了。

 但女帝无暇顾忌他。

 她选择萧砚,还真不是因为对方那大唐太子的身份,若是萧砚没能力,她倒是可以考虑抢回来当一个吉祥物供起来,但据她观察,萧砚还真有一副明主相,能力有目共睹,心性更是难得,把歧国交给他,何尝不是想让歧国少些战乱?

 起码萧砚如今在大梁,已经多多少少有了些话语权,歧国只要在明面上威胁不到大梁,萧砚可以将战火无限期的向后拖延,直到他在大梁完成他的谋划。

 如此一来,若是萧砚能够窃国成功,河北、大梁、歧国连成一片,则天下一统、乱世终结之日就近在眼前。

 这些都是女帝最开始的设想,她这个人对争王争霸兴趣不大,只想守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能进取最好,不能进取也要把歧国守好。

 但李茂贞一回来,事情便彻底颠覆了。

 单只是李茂贞做的这些事,就已经让幻音坊和安乐阁势同水火,且据女帝所知,萧砚已经南下两个月,并不能及时做出应对之策,恐会造成隐患。

 她虽然已经暗地里让人去中原与安乐阁通气,但没有萧砚坐镇,局面会发展到哪一步,谁也不知。

 最为关键的是,李茂贞不知给女帝下了什么毒,她一身实力皆被压制,若不然,她不会如此在这干等。

 但就算如此,她也不会干看着这个兄长把歧国拖向深渊。

 正如她从来不信什么龙泉宝藏一样,对于歧国可以一统天下这件事,她一样不信。

 ——————

 李茂贞出了阁楼,又恢复了脸色微冷的表情,一路毫不停留,就要直去城外大营,今日春节,他虽然给麾下士卒放了假,但军营内还有留守兵马,需要他一并宣慰。

 他是从底层军士爬上来的,除了自身实力外,只有兵权握在手,才能让他有安全感。

 还没至城门,扈从就领了一个青年过来,后者长相俊秀,但面目中总有股郁气,显露出一股与年龄不符的深沉之气来。

 正是假李。

 “李茂贞,你有没有搞错?”假李打马近前,声音低沉,好似颇有怒气:“什么叫让我去邠州待到明年开春?说什么转运军需,分明就是外放,你凭什么不让我在岐王府任职,我告诉你,别想支开我……”

 他的话还未说完,突然只觉眼前一花,而后脖子仿佛被人扼住了一般,直接从马背上悬空而起。

 假李死死护住咽喉

,脸色涨得通红,口中不断发出嗬嗬声。

 李茂贞举着一只手臂,利用罡气隔空掐住假李的脖子,面无表情,只是冷漠出声:“你记住,没有那个人,你什么都不是。”

 “在歧国,本王让你干什么,你就认真去做。”

 “听懂了,就滚。”

 假李被远远抛掷开,李茂贞头也不回,径直趋马出城。他身边的一应扈从不敢多言,同样绕过雪地里的假李,紧跟而去。

 假李趴在地上,揉着脖子,脸色仍然涨红,埋头许久不起。

 在以往,李茂贞就算不耐,也不会如此对他,今日之事倒算是意外。

 这份屈辱,再忍一忍、忍一忍……

 因为大帅给他说过,龙泉宝藏现世之日,就是李茂贞身死之时,

 届时,歧国就是他的了……

 ———

 ps:《新五代史》:茂贞居岐,以宽仁爱物,民颇安之。

 按照不良人的世界观,可以理解女帝是这个为人宽厚,善待部下,力图自保的“岐王”,而李茂贞,则是那个蓄意进取,利用宦官控制李唐朝廷的“岐王”。

 (本章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