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3章 以不变应万变(第2页)

 “早闻岐王那座幻音坊内,有九个娘子各个都是绝世佳人,江湖上号称什么九天圣姬,某家以前是不信的,今日一观,果然貌美,打起架来都比寻常女子更有看头。”

 被他口称岐王的李茂贞脸色不冷不热,执着缰绳出声道:“怎么,大彭郡王有想法?”

 那四旬武夫,也就是所谓的大彭郡王,正是原大梁匡国军节度使,镇同州的大彭郡王刘知俊。

 被封为大彭郡王,刘知俊在大梁已经是实打实的封疆大吏,还是自领一军的那种,按理来说除非脑子长包,不然绝不会叛梁。

 但刘知俊脑子没长包,不代表朱温没长。

 开平二年底,也就是萧砚还未出塞讨漠北的那阵子,不知是朱温心情不好,还是害怕河北得而又失让下面的军头轻看他的威严,竟是听信了谗言,直接族灭了刘知俊的邻居,佑国军节度使王重师。

 王重师功过不论,到底有没有冤枉也不需要计较,但其人作为佑国军节度使,从朱温掌控关中后,多年来一直替朱温镇守长安,与坐镇同州的刘知俊一同坐镇关中,防御歧国。

 但王重师突然被斩,全族都被朱温下旨夷灭,同时让镇守同州的刘知俊移镇长安。其实到了这个时候,刘知俊除了有些兔死狐悲外,还不会有什么心思,但等了今岁年初,朱温突然又召刘知俊入京。

 圣旨下来后,刘知俊又惊又惧,毕竟朱温这些年杀的元从功臣并不少,且不提刘知俊在关中已经镇守数年,以前还好,而今关中没了王重师掣肘,关中已是他刘知俊一家独大,这种情况下,难免担心朱温会有其他心思,说不得入京就是鸿门宴,直接就给稀里糊涂的被砍了。

 就在这个进退两难中,刘知俊在汴京为官的弟弟突然传来密信,竟是直接说刘知俊不宜进京,这下子,刘知俊已经板上钉钉的认为朱温是要诛杀他,便索性一不做二不休,直接占据长安反梁,同时扼守潼关割据关中。

 但事情实在仓促,刘知俊节度使府内不少人都不配合,造反没过多久,正在攻打潞州的大梁西路行营招讨使杨师厚直接奉旨南下,旬月就破了潼关,夺回了长安……

 所以割据关中不成的刘知俊为何会出现在这岐梁边境,就已经是不言而喻了。

 此时,闻过李茂贞冷声询问后,刘知俊哈哈一笑,捋着短髯道:“什么大彭郡王,某家恰才起兵,朱温就夺了某家的官位封爵,再说了,某家既来投奔岐王,自是不认什么狗屁大彭郡王了,某家一介白身,今后还需仰仗岐王提点……”

 说罢,他才啧啧点头:“不过嘛,所谓爱美之心人皆有之,某家一个粗人,自是对岐王这两个绝色爱煞的紧,只不过某家再不闻江湖事,也知那九天圣姬是岐王的心头好,虽然喜欢,可也不敢觊觎呐。”

 李茂贞眯着眼不置可否,刘知俊自也不多语,脸上只是那副笑呵呵的模样。

 但在片刻后,却闻李茂贞突然淡淡出声:“几个女子而已,算得了什么?你若是能把关中重新夺来献给本王,这九个圣姬,能给你当侍妾反而是她们的福分。”

 刘知俊摸着短髯发笑:“既有岐王此言,某家恐怕就是死,也要死在去长安的路上了。但今日岐王亲自来接应某家,已是给了某家天大的脸面,单凭一座关中,岂敢舔着脸要美人儿。若是今后能破汴京入主中原,岐王再赏某家也不迟。”

 李茂贞眯着眼,只是摩挲着缰绳不出声。

 在二人身后,同样控着马并不上前的假李冷冷一笑,只是对那个刘知俊不屑一顾。

 这种贪图美色的货色,成就也只有那样子了,李茂贞废了老远亲自入梁去接应此人和其麾下的千余残兵,也不知图的是个什么东西。

 且还有一点,也格外让假李心生冷意。

 这个狗日的李茂贞,半点为人臣子的样子都没有,昔日大帅让李茂贞辅佐他,这厮倒好,披上一件岐王的皮,就拽的二五八万,目中无人,除了平时在修炼功法时指导他一二,半点歧国事务都不让他掺和。

 装什么玩意?

 假李冷笑,他可不是傻子那么

好糊弄。

 李茂贞甫一回到歧国,自然是先取信于女帝,但在岐王大位神不知鬼不觉的过渡到他手中后,李茂贞的第一件事,竟然就是囚禁女帝,掌控幻音坊,而后观察、栽培真正能为他李茂贞所用的臣子。

 现在的歧国,到底还是女帝掌控的权力更多,李茂贞一走就是十四年,他当年那批心腹死的死老的老,剩下的尽为女帝这些年所提拔的人,朝堂政务、沙场布局,只有女帝一人明了,寒门政客、将门虎将,利益早就与她牵连为一体,短时间内,恐怕也只有她才明白去如何维护、笼络这条利益线。

 当下之时,就算女帝坦白她的身份,朝野上下支持她的文武依然能有大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