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章 送别(第2页)
阳叔子捅出这一托孤之事,也只是存了让萧砚抢占李星云正统之名罢了,他甚至都没有想过,天下诸侯能有谁会真的为了光复已然虚无的大唐而诚心向萧砚臣服。
“小王明白了。”女帝正色以待,道:“太子仁德之心,非小王可比。”
萧砚闻言,却只是似笑非笑的看了女帝一眼,似乎看穿了眼前这人的心思。
歧国,这么多年来一直处于一個很尴尬的境地。
向下,可以藐视江南诸镇,甚至可以稍稍压一压蜀国,但向上,既没有大梁的中原地广人厚,又没有晋国的河东之险,且不提李克用还是阴山以北大草原的沙陀可汗,其一声令下,就有回鹘、鞑靼、党项甚至部分漠北部族约莫二十万控弦之士可用,如何能比?
而歧国通往河套的通道,又被定难、朔方二镇堵住,招惹他们又极易惹得河套地区的蕃部抵抗,反倒容易陷于和蕃人作战的泥沼之中,得不偿失。
单论歧国国力,显然是不足以凭借己身单独抗衡梁晋的,甚至是不足以抗衡其中之一,而作为天下有数的强藩,只要存了称雄的心思,就不可能会无视歧国,连蜀国在十余年间都不时经汉中北上犯境,防不胜防。
在有数的时间里,女帝只能尽力保得战火不会殃及歧国本土而已。但假以时日,梁晋争霸的局面被打破后,总会有一方会来兼并掉歧国,彼时,她这个岐王又该做什么抉择?
降,是负了兄长托付的基业,更负了麾下文武诸将信任的岐王名号。
但不降,则岐地百姓必然会生灵涂炭,除非国灭,便难有安宁之日。
所以,她才会格外注重自己这个‘前唐太子’的正统之名,不提有没有用,起码能在明面上作为一个筹码让其他诸侯投鼠忌器,毕竟在名义上,有数的诸侯中尊奉大唐的也不少,单论一个晋国,就没有正当名义发兵歧国,也能稍稍让蜀国不要老是想着兵出汉中,起码坐下来好好谈一谈。
且不提如果萧砚给力,使出那些明面上暗地里掩藏的实力,或许还能带着歧国向上窜一窜,真能复唐,歧国起码也是龙兴之地,她大可交出所谓的岐王名号,以换取歧国一地安宁。
这便也是她明知道会有极大风险,也要说出请萧砚入歧国的话。
不过很显然,萧砚除非脑子有病,不然现在是不可能跳进去接这个烫手山芋的,所以才会显出这一似笑非笑的神色来。
女帝莫名一怔,却也只是坦然一笑,转变话题道:“既如此,小王便就只能让姬如雪常伴太子身侧,以全小王不能当面尽人臣之憾。除此之外,还有妙成天、玄净天亦由太子随意差遣,还望太子莫要嫌弃才是……”
萧砚不答,只是回首,遥遥看着正环胸立在妙成天身侧看她作画的姬如雪。
实际上,从回京到今日,他并没有怎么和姬如雪单独相处过。初时太忙,需要交接归德军,又要留意从河北一并跟来的燕地将卒的安身之事,固然有韩延徽替他奔走,他这个主将却也不能就此甩手了。且不提什么敬翔和朱友贞那边的琐事也要他亲自出面,等一切在几日里忙完,阳叔子这厮又突然冒了出来,实是扰兴。
故到了现下,他才突然发觉,少女显然是长高了些,更俏了些,苗条的身姿亦丰盈了一些……
当然,模样却也更清冷了一些,单看她的气质,以后当不能称她为姑娘了,需得唤作女子才对。
而显然,依然一身蓝衫的少女亦是察觉到了他的目光,先是情不自禁抬眸,而后又是一抿嘴,专心去看妙成天的画卷。
“岐王实在是……”萧砚笑了笑,而后抚了抚袖子,却是突然走出长亭,向着金水河岸边上走过去。
女帝稍稍讶异,进而毫不犹豫,当即出亭跟上去。
俨然的是,在远处作画的二女,环胸不知在想什么的少女,以及负琴亦在旁边观画的广目天,皆是错愕,纷纷抬头望去。
萧砚此举,分明是坏了意境。
“太子……君侯这是……?”
女帝一时惊诧,却也伴在了萧砚身侧,余光扫了一眼,能看见远处的那十余骑已然直起身来。
但当此之时,萧砚竟只是放声朝着那河面上的大船大声唤道:“那船家,捕获可丰?”
那说是大船,实则是几条小舟凑在一起并了一条看起来甚大的渔船罢了,此时在船上的两个船主和几个船工纷纷闻言回头,却一时惊住。
盖因这岸上的萧砚二人不提,都是华服锦袍,那个子稍矮但面俊如女子的贵公子更是戴的一明显华贵的玉冠,怎么看都是显贵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