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7章 入局(二)(第2页)
忠于大唐和忠于大帅,本就是两回事。
袁天罡颔首向外,并也不计较这等大不韪的僭越之言,而后缓缓道:“先帝托孤,并非虚言,只是瞒着本帅而已。”
石瑶心中一惊,进而蹙眉道:“先帝是否太……”
说着,她却知不妥,便又转而道:“据镜心魔所言,阳叔子既然并非先帝托孤人选,这一所谓的托孤之言,大可罔顾。且天暗星此人……”
她跟在袁天罡身后,稍稍锁眉,仔细思索着昔日在幽州面对那位青年时的情形,沉吟了下,方才继续道:“且天暗星,怎么看都不似可控之人,殿下乃纯性少年,恐无力与之相争,大帅既奉殿下为先帝正统,便不能任由阳叔子胡闹……属下以为,当速速带回阳叔子囚其自由,而领殿下至藏兵谷由大帅亲自教导。”
不料,袁天罡却是停步,望着山下竹海,道:“无益。”
“属下不解……”石瑶蹙眉道。
“阳叔子此人,并不重要,甚至其这一生如何为之,本该都不重要。本帅对其是生是死,皆无心过问。”
袁天罡冷笑一声,负手解释道:“然他既然遇上了李星云,这一生的命数就已然不同,便与常人有了天然的差别。”
“大帅的意思是……”
“其是李星云唯一的师父。”袁天罡沉默了下,才缓缓道:“这是本帅都难有的待遇。”
石瑶亦是一时犹豫。
事实上,袁天罡当然想从小就将李星云待在身边教导,但昭宗并不许,且自从洛阳大乱,李星云流落江湖后,便就已经彻底失了动向,外加这一段江湖经历正是卦象里应有之事,故袁天罡并不急着去寻。
然待有了李星云的消息,其已然被阳叔子从陆佑劫手中接养,更是早早就得知了其流落民间的皇子身份,等镜心魔按照袁天罡吩咐匆匆寻去的时候,李星云就已经和阳叔子培养起了师徒之情。
从那时起,便已不好将李星云从阳叔子身边强行带走,袁天罡不愿这位等待百年、应运而生的李儿花与他生出间隙,就如和昭宗的关系那般,故一直等到了今日。
不过李星云命数里应有阳叔子这一关,袁天罡也并不强求,只打算待李星云成年之后,让阳叔子应劫即可,当然也有用此培养李星云心智的意味在其中。
毕竟莫说是阳叔子,这天底下的所有人,包括他袁天罡在内,只要需要,都能是李星云成长为那合格君王的棋子,没有人能够例外。
若有例外,袁天罡就会让其成为意外。
但恰恰这个例外,就已是一个袁天罡都不会想到的意外。
“所以大帅的意思……阳叔子不可动?”石瑶道。
说罢,她自己反而先蹙眉否决,又道:“属下明白了,现下的关键之处,非是阳叔子,而是那女帝‘李茂贞’,故动不动阳叔子,都是无益。”
袁天罡见其如此迅速就反应了过来,便颔首道:“继续。”
石瑶拧眉而起,来回走动道:“阳叔子应是自知其无法坐实这一托孤之事,且天暗星或许也不会认,才会拉上女帝,或者说,其正是想借女帝之手让诸蕃坐实那一所谓的‘太子’之名……其名为高捧天暗星,实则是暗逼其不得不和女帝承下这件事,故只要能让女帝不认,此事便解。”
但她马上再次皱眉:“可女帝坐拥岐地,乃陇右强藩,大帅固然能让其明面上不受此命,可并不利于昔日李星云殿下正身,且属下听闻这女帝麾下之幻音坊与天暗星私交甚好,难免其不会因此生出心思……毕竟,天暗星乃不可控之辈,他如何想,属下也并不知……属下愚钝,还请大帅示下。”
袁天罡听罢,终于漠然出声:“既然关键之处在李茂贞,这歧国抉择,便该由李茂贞来决断才是。”
听到此处,石瑶已然猛地醒悟过来:“大帅是说,去娆疆那位?”
她思忖了下,犹豫道:“然此人野心勃勃,殿下又未曾……”
“他是个聪明人。”袁天罡却缓缓道:“在真正达成目的之前,不会轻易做出蠢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