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4章 皇嗣(完)(第3页)

 但这一切,马上就会烟消云散。

 不得不说,阳叔子确有一番常人意想不到的心思,可以说,这个于李星云而言亦师亦父的角色,行事确也是遵循他自己的本心,但这个本心,是为李星云,而不是他阳叔子,更不是什么不良人、什么大唐、什么袁天罡。

 故在这颗本心下,他萧砚,便成了为李星云挡刀的又一枚棋子而已。

 李星云、李星云……

 萧砚看着曜日闪烁,明明终觉刺眼,却并不移开目光,仍只是思忖着这三个字,负手看着烈日,考虑着。

 在这个时空,他一路勉力行来,借势、行险、兴兵,艰险自不提,倒没有两个同样愿意以性命庇护的长辈替他布局、落子。

 其中滋味,或是厌烦?或是恼怒?或是苦涩不甘?

 这些明明再正常不过的情绪,出乎意料的是,他竟然都没有。

 他很明白,自己到了这个时空,又兼有这什么形同鸡肋的血脉,不管如何行事,最后终究都会直面这个天命之子,或者说,直面那个在其背后一直鞠躬尽瘁为之铺路的三百年大帅。

 以前他只当这些事情能晚便晚,在积蓄足够的势力之前,不宜与那位大帅真的分庭抗礼,因为对于袁天罡来说,想要遏制萧砚积势,是很简单的一件事,个中的平衡一旦倾斜,代表的就是自己发育的时间会极度缩水,更有可能无法再借不良人的势,唯只能依靠自己。

 越来越多的失衡,必然会带来越来越多的险境,这很容易会对他造成不利的局面。

 可萧砚也向来认为,险境往往又与机遇成正比。

 他终究是做了决定。

 在女帝、姬如雪乃至三个圣姬默默的目光下,萧砚再次注视曜日片刻,身上有气机撼动衣摆,进而不徐不缓的折身过来。

 最后,他就在上官云阙愕然的眼神中,轻轻拿起那尊螭虎钮印金玺,嗤笑一声,将之置于桌上。

 “天立星实是果断之人,我猜测,今日之事,并非蓄意吧?”

 阳叔子坦然直起身,张口便道:“禀殿下,臣只以为,这正身之事,宜早不宜迟。”

 宜你妈个头!

 上官云阙恨铁不成钢的摇摇头,只觉自己这个老友实在是无药可救,与平素差于两人不提,还尽挑一些不要命的话说,看他才更像宜早点投胎的人。

 萧砚便再次发笑,但笑声杂着不喜不怒的味道在内,进而却看向女帝等人:“诸位,可否暂且避一避?”

 女帝迟疑了下,起身抱拳一礼,“小王静候太子便是。”

 她都如此言语,妙成天等人自是纷纷慎重的行礼,竟平白生出了一种隔阂感来。

 姬如雪则是看了看萧砚的眼睛,同样没说什么,只是紧跟而去。

 上官云阙亦准备离去,却被萧砚唤住。

 而后,三人便以一种微妙的气氛处于阁楼里。

 萧砚负手而立,脸上有思索之色。

 上官云阙则一脸懊恼的模样,显然在恨自己脑袋被驴踢了才把阳叔子这厮带来。

 而后者自然还是一副坦然的模样,颇有一股引颈受戮、任人摆布的样子。

 “天立星当知道,从今往后,你便是自绝前路于不良帅,自绝后路于你那位好徒儿,当真不后悔这一时之念?”萧砚道。

 阳叔子沉吟了下,似乎并不知萧砚会知道李星云的存在,但仅仅片刻,便只是淡笑:“太子殿下有天人之资,臣能行此事,已然无憾尔。”

 上官云阙则是终于忍不了,跺脚道:“哎呀!伱这厮,到底想做什么嘛!”

 阳叔子笑了笑,并不回答,只是看向萧砚:“从今往后,臣愿为太子殿下效死尽忠,以尽人臣之礼。”

 萧砚嗤笑一声,负手折身,看着那桌上的左春坊印玺,意有所指道:“你拖我下水,我并无所谓。”

 “然而,你当真斗得过袁天罡尔?”

 阳叔子整理着袖口,从行囊中取出一本书籍。

 “事在人为而已。”

 萧砚回头去看,眯了眯眼,正见是一本书有‘青莲剑歌’四字的剑谱。

 (本章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