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9章 青登晋升!秦津藩之主!【第3卷·终】(第2页)

 

虽然江户幕府一向很舍得分地,二百多年来分封出了300多个大名,使得时下的日本政治版图细碎得像臊子,但是最重要的这4块战略要地,幕府始终牢牢地攥在手里。

 

关东地区是江户幕府的核心根据地。

 

浓尾地区是“御三家”之一的尾张德川家的领地。

 

大坂地区与大津地区皆为幕府直辖的天领。

 

幕府居然让出了“四大战略要地”的其中一块……这还是二百多年来的头一遭!

 

不夸张的说,德川家茂真的是将幕府的半只臂膀割给青登了!

 

这个时候,总司注意到了主座上的青登的异样。

 

只见青登并不似在场的其他人那般亢奋。

 

他眼望远方,若有所思。

 

“橘君,怎么了?为何那么严肃?成为了一城一地之主,而且还是坐拥30万领地的大大名,你不感到高兴吗?”

 

总司的这一席话,顿时使得在场众人的视线都集中到了青登身上。

 

青登愣了一愣,而后笑了笑:

 

“我当然高兴了。”

 

“我刚才只是……在感慨而已。”

 

说到这,青登如释重负般长出一口气,神态变得意味深长。

 

“我如今也是一个大名了啊……”

 

听到青登的这一句话,在场众人纷纷露出不知其二的困惑表情。

 

他们并非青登,所以对于青登刻下的心理变化,他们并不能真正的感同身受。

 

一夕间拥有了独属于自己的地盘、人口、资源……其中的具体感受,怕是只有当事者才能品味得到吧。

 

冷不丁的,总司嘿嘿一笑,半开玩笑地换了个新的话题:

 

“橘君,你打算什么时候去你的地盘转一转、看一看。”

 

山南敬助微笑道:

 

“接下来又有得忙了。”

 

土方岁三接过话头:

 

“首先要检地,接着是建造新城,再然后是统计人口、整理户籍……”

 

青登苦笑一声:

 

“现在先不急着去大津。”

 

“先处理完手头的事务,待京都彻底稳定下来后再去大津也不迟。”

 

说着,他扭头看向不远处的山南敬助。

 

“敬助,今天是几号?”

 

山南敬助立即回答道:

 

“9月20号。”

 

“20号啊……那就暂定9月25号去大津吧!”

 

“好了,都散了吧。”

 

说罢,青登率先起身离席。

 

待离开礼堂后,他的目光就像是被透明的丝线牵引着,直直地望向东方,望着远方的大津。

 

“秦津吗……”

 

他口中嘟囔。

 

眼中迸射出璀璨的光亮。

 

……

 

……

 

琵琶湖以南的30万石土地皆归青登所有——这一连串消息很快就传遍了京都内外的大街小巷。

 

不论是崇拜青登的人,还是讨厌青登的人,无不为此所震惊。

 

一时间,从洛中到洛外,从街头到巷尾,从餐桌到澡堂,都在讨论这个新诞生的“秦津藩”,互相交换意见、传递情绪。

 

其中,震惊之情占了绝大部分——就跟山南敬助一样,对于幕府的这番大手笔,军政大佬也好,普通民众也罢,无不是目瞪口呆。

 

啊?让橘青登成为大津的主人?这至于吗?会不会太夸张了一点?

 

哪怕青登是德川家茂的驸马爷,也不至于如此吧?!

 

更何况,青登还不是德川家茂的驸马爷呢。

 

和宫尚未产下子嗣,德川家茂目前仍是无后的状态,根本就不可能跟青登联姻。

 

截至目前为止,青登与德川家茂没有任何亲属关系,他们俩仅有的情谊便是“君臣之谊”。

 

明明非亲非故,却如此厚待青登……光用“恩宠”、“信任”等词汇去形容,都显得程度不足而失当。

 

“如此厚待橘青登,真的好吗?”——市井间冒出了这样的声音。

 

事实上,就连幕府内部也有不少反对的声音。

 

“反对派”统一认为:青登现在的权力太大了!大过头了!

 

青登现在的权力已经大到何种地步了?

 

拥有一支独立性高、实力极高的野战军(新选组);拥有物资丰饶、具备海量的隐形资产的土地(秦津藩);随时可以兵临江户的武装力量(八王子千人同心)。

 

这……这……!

 

万一青登掀起叛旗,重蹈天宝旧事(安史之乱),那该如何是好呀?

 

不得不说,“反对派”的主张不无道理。

 

历史无数次地证明了:使臣子拥有过大的权力,实乃大忌中地大忌!

 

然而……对于“反对派”的意见,德川家茂的态度就只有一个:无视。

 

他铁了心地要将大津交给青登。

 

对此,“反对派”也没了任何办法。

 

在“一桥派”倒台的如今,幕府内部已无任何政治势力能够牵制德川家茂。

 

关于“德川家茂卖头赏赐青登”的这等行为,市井间冒出了各式各样的猜想。

 

有说德川家茂和青登是失散多年的亲兄弟的。

 

有说德川家茂和青登其实有着不可言说的特殊关系的,一如当年的魏王与龙阳君。

 

某些人甚至开玩笑说:德川家茂该不会是把他妈妈许配给仁王了吧?

 

若说与德川家茂有着亲密关系,同时又恰好处于适婚年纪的女性……也就只有天璋院了。

 

天璋院是德川家茂名义上的母亲,青登若与天璋院结合,那他就成了德川家茂名义上的父亲。

 

27岁的母亲、21岁的父亲、17岁的儿子……真是一个混乱的家庭啊!

 

倘若青登成了德川家茂的父亲,那么德川家茂的这一系列异常行为,就都有了解释了。

 

儿子孝敬老子,有什么不对?

 

当然,对于这种说法,人们只当成笑谈。

 

不管怎么说,天璋院都是幕府的“太后”,而且还是一个已经出家的尼姑。

 

哪儿有将太后许配给臣子的道理?

 

除非幕府失势了、倒台了,否则德川家茂不可能冒天下之大违,让青登公然去娶他的母亲。

 

德川家茂如此厚待青登的真正原因……目前仍是一个谜团。

 

此外,市井间还有一些其他的异常声音。

 

比如质疑青登的晋升速度。

 

青登从家禄不满万石的旗本,一口气飞升成30万石的大名……这样的晋升速度,是否太过夸张了?

 

不过,对此提出质疑的人,并不算多。

 

究其原因,倒也不复杂。

 

其一,这是有先例的。

 

想当年,太阁丰臣秀吉为了巩固他的政权,大举提拔他的亲信。

 

典型例子便是以福岛正则、加藤清正为首的“贱岳七本枪”。

 

功劳没立下多少,本事未见多大,结果飞升速度一个比一个夸张,所得领地一个比一个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