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 京都有异!朝廷的异动!【4600】(第2页)

    相比起江户的总人口,这点数字不算太多,可也远远超过青登的预期。

    平民们……不,更正。义军已通过昨日的优越表现,证明他们的能力、骨气。

    现如今,虽不能说“没有”,但守军中已无人再说出“平民有何用处?”、“不应让平民上阵”等诸如此类的蔑视话语。

    不仅如此,出于“辅兵增加”的缘故,赤坂御门的守备能力得以获得极大的补强。

    一道道战壕相互连接,犬牙交错,编织出严密、复杂的防卫线。

    青登有令:只要战争仍在继续,战壕的挖掘就不能停止!

    因此,哪怕是天黑了,战壕的挖掘作业也一刻不停地进行着。

    昨天,夜幕降临后,其他部队都已歇息,而义军的“第三军”——专门从事后勤工作的辅兵——仍在奋斗。

    他们挑灯夜战,继续添多、加长战壕。

    再这么下去,用不了几日,从赤坂御门到江户城的这一段路就真要布满战壕了。

    现阶段,不论是从哪一角度来评判,青登一方都已占据显著的优势。

    江户城中储备着充足的辎重,足够守军挥霍个三年五载,根本不怕打消耗战。

    更何况,时间拖得越长,对青登一方就越有利。

    他们大可按部就班地挖战壕、扎拒马。

    等挖完赤坂御门到江户城的这一段道路,就转战江户城,在江户城中挖战壕。

    在三之丸与二之丸之间挖战壕,然后再在二之丸与本丸之间挖战壕……一直挖下去!

    话虽如此,但上述种种并无可能发生。

    原因无它,全是因为新选组主力已在赶来江户的路上。

    而这,代表着“第二次江户笼城战”即将迎来终局!

    一般而言,从大津赶到江户,少说也要花费7日的时间。

    显然,新选组并不在“一般”的范畴之中。

    新选组的行军能力,青登再清楚不过。

    就凭新选组的组织度,顶多只要5、6天的时间,就能与他会师!

    总而言之,留给“一桥派”的时间越来越少了。

    尽管战局的天秤已发生难以逆转的倾斜,但青登绝不会因此而掉以轻心。

    为全完胜,他特地传令全军:除非敌军彻底败退,否则绝不可以放松大意!

    此时此刻,青登与天璋院并肩站在望楼上,仔细观察远方的敌军营地。

    他们的目光牢牢锁定敌营,不放过任何一丝动静。

    突然间,他们的眼神俱是一变。

    敌营发生骚动,一道道身影往来穿梭……不过,不像是在为进攻做准备。

    青登和天璋院继续观察,神情专注,眸中闪烁出“难道说?”、“不会吧?”的情绪。

    终于,敌营发生大的动静。

    一队队军士开出营地。

    然而,不是向着赤坂御门,而是向着北边——跟赤坂御门八竿子打不着的方向。

    起初,二人以为是看错了。

    在连眨了好几次眼后,他们才追上了现实。

    天璋院喃喃道:

    “撤退了……”

    青登当即侧过脑袋,向身后的传令兵喊道:

    “叫左之助过来。”

    传令兵快声应了句“是”,而后迅速退下。

    不一会儿,原田左之助大步流星地赶来。

    青登下令道:

    “左之助,你带500人马去监视叛军。如果叛军真的败退了,你就见机行事,尽尔之所能地予以破坏。”

    在说到“尽尔之所能地予以破坏”这一句话时,青登特地加重语气。

    原田左之助闻言,会心一笑:

    “明白!”

    说罢,他风风火火地转身离去。

    青登收回目光,重新注视远方的敌营——却发现天璋院垂低螓首,双手紧抓望楼的栏杆。

    “哈……”

    她长出一口气,然后像是如释重负一般,缓缓坐倒在地。

    青登见状,半开玩笑地说道:

    “地板很凉哦。”

    天璋院以同样的半开玩笑的口吻回复道:

    “没关系,凉一点也好,正好给我这燥热的身体降降温。”

    她说着煞有介事地以手作扇,给自己扇风。

    “今天并不热哦。”

    “我知道。我是因叛军撤退而感到格外振奋。”

    二人说了一通没营养的俏皮话后,转回正题。

    天璋院轻声道:

    “叛军竟然撤退了……我还以为这一战会再持续一段时日呢。”

    青登淡淡道:

    “‘瞬息万变’乃战争的一大特色。”

    天璋院又道:

    “真是令人猝不及防啊……‘一桥派’并未完全丧失胜机,为何要突然撤退?”

    青登不假思索地回答道:

    “我猜是因为一桥庆喜逃跑了。”

    天璋院歪了歪头,面露不解:

    “‘一桥庆喜逃跑了’?何出此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