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行情一360一

第1533章 马斯克要下场,“太空战”预期?

一场迟到三年的太空基建竞速

 2025年5月,印度政府向starlink发放合规许可的消息,揭开了全球卫星互联网最重磅的市场争夺战。这个14亿人口的市场,此前因频谱政策模糊、本土保护主义等因素,让马斯克三次折戟。而如今,随着新电信法案落地和地缘格局变迁,一场围绕频谱资源、技术路线和生态话语权的暗战正式打响。

 一、政策破局:频谱规则背后的利益平衡术

 印度此次向starlink开闸,绝非简单的市场开放,而是一场精密计算的政治经济学实验:

 “以市场换技术”的阳谋:要求卫星公司落地本土网关、接受流量审查,实质是以14亿用户为筹码,倒逼外资企业技术转移(如星链的相控阵天线技术可能向jio等本土企业开放)。

 频谱定价的卡位战:不同于欧美拍卖模式,印度或采用“行政分配+使用费”机制。这种模糊性既能吸引外资入场测试,又为本土企业保留议价空间。

 安全红线的双重标准:要求数据本地化存储的同时,允许军方调用卫星资源,这为后续印太地区的数字主权博弈埋下伏笔。

 二、技术革命:Ai卫星如何重构太空经济

 卫星互联网的2.0时代,胜负手已从“发射成本”转向“数据价值挖掘”:

 ? 算力上天改写游戏规则

 美军案例:Blacksky的Ai卫星将俄乌战场情报处理时间从12小时压缩至90分钟,成本仅为传统侦察卫星的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