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行情一360一

第1456章 关税战倒逼“内循环”升级:重构中国消费规则的闪电战(第2页)

 二、产业重构:外贸转内销的“三重门”

 渠道革命:从foB到dtC的惊险一跃

 传统外贸依赖大单模式(平均订单量5000件起),而国内零售需小单快反(永辉要求首批试单仅300件);

 拼多多“千亿扶持”计划引入柔性供应链系统,使外贸企业最小生产批量降至50件,改款周期从90天压缩至7天。

 认知突围:破解“内销诅咒”

 华润万家设立“外贸商品买手团”,针对欧美审美与中国市场的差异进行产品改良(如将美式厚重玻璃器皿改为轻量日式风格);

 京东开设“外贸品牌学院”,培训企业抖音直播间搭建、私域流量运营等新技能,已有237家企业单月gmv破百万。

 价值重估:从成本优势到品牌溢价

 为迪士尼代工的毛绒玩具厂,通过联华超市“中国好物”计划打造自有ip,单品售价从28元提升至89元;

 盒马联名外贸工厂推出“黑标系列”,将出口级三文鱼切片零售价定为进口产品的60%,毛利率反超15%。

 三、资本暗战:万亿赛道的投资逻辑

 明线:供应链改造红利

 仓储物流:京东亚洲一号仓针对外贸商品增设恒温恒湿区,带动普洛斯reits单月涨幅12%;

 数字服务商:有赞科技外贸企业saas订阅量Q1增长83%,股价创年内新高。

 暗线:消费品牌价值重估

 代工厂转型企业估值逻辑从pe(市盈率)转向ps(市销率),宁波某餐具代工企业登陆科创板后市值暴涨5倍;

 高瓴资本组建20亿“外贸品牌孵化基金”,重点押注母婴、户外赛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