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行情一360一

第1446章 马斯克“擎天柱”再进化,26年底搭载“星舰”火星移民(第2页)

 商业布局:3万美元/台的工业革命

 grok的回应进一步揭示了特斯拉的商业逻辑:擎天柱的目标是成为工厂中的“通用工具人”,以每台约3万美元的价格部署,完成精密制造、物流搬运等任务。马斯克曾公开表示,特斯拉计划在2025年生产超过1000台擎天柱,而到2026年,这一数字将飙升至5万台。

 这一目标并非空谈。特斯拉弗里蒙特工厂的试产线已验证了擎天柱的制造可行性,今年计划生产5000台,且零部件订单量足够支撑1万至1.2万台的生产。若按每台3万美元计算,2026年5万台的产能将带来150亿美元的潜在营收——这甚至超过了特斯拉当前部分车型的年销售额。

 火星移民:从科幻到现实的终极实验

 更令人瞩目的是,擎天柱的野心远不止于地球。3月15日,spacex成立23周年之际,马斯克宣布,擎天柱将于2026年底搭载“星舰”前往火星。这一计划并非噱头,而是特斯拉与spacex技术协同的必然结果:擎天柱的rL训练模式天然适合应对火星的未知环境,而“星舰”的强大运载能力则为批量部署提供了可能。

 想象一下,未来火星基地中,数百台擎天柱协同作业,完成基地建设、资源开采等任务。这一场景不仅将大幅降低人类探索火星的成本,更可能催生全新的经济形态——毕竟,谁掌握了火星的“劳动力”,谁就掌握了未来的资源分配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