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4章 不战而屈人之兵

所谓的阿剌忽马吉,在今天内蒙古西乌珠穆沁旗境内,与通辽、赤峰毗邻。此地按理说为鞑靼固有内陆,也是鞑靼从大明获得各种商品的必经要道。

 谁承想,在马哈木的指挥下,采用精兵栖息战术,仅仅用7天时间,绕过了沿途各大牧区的眼线,硬生生开拔到此,安营扎寨。然后,瓦剌一改三年前攻城掠地,烧杀抢掠疯狂扩张的毛病,就深扎此地不动了!

 他一不进攻鞑靼各部,二不抢劫各方资源,就像一个铁皮王八,等着你鞑靼大军来袭,以逸待劳。

 马哈木算准了鞑靼可以集结的兵力,他们带来的十万,绝对够撑死阿鲁台这老家伙的了。况且他们带来的不光是兵卒,还有堆积如山的辎重,成群的牛羊。基本上在此地驻扎上2个月,等吃光了周边的牧草,也差不多可以班师回朝了。

 他们根本不怕阿鲁台向大明汇报,毕竟瓦剌并没有摆出吞并鞑靼的态势,顶多算是武装远征牧羊而已。况且这片草原本就是长生天赐予蒙古人的福地,鞑靼算蒙古人,瓦剌还不是蒙古人?凭什么就只许你吃,不许我的牛羊吃?

 朱棣就算再想拉偏架,这种小孩子抢玩具般的闹剧,也是不会直接介入其中的。相反,阿鲁台要驱逐瓦剌牧羊团的能力都没有,以后也就不配让大明皇帝当个角看待了。

 至于这场仗,正如马哈木布局的一样,真的超级难打。瓦剌以逸待劳,修建了坚固的营地防御体,又位于广袤宽阔的平原草场的中央,不管你从哪一面进攻,10里地外都清晰可见,根本无法突袭。

 再者说来,鞑靼最出名的就是轻骑兵的突进冲锋。以快打慢,出其不意,用齐射分割追击敌人,直到全部消灭为止。但现在不论白天黑夜,骑兵还没靠近就全被看光了,哪还有什么出其不意的效果。

 况且,瓦剌接受大量西亚资源的布局,打造的职业军团苏鲁锭,全部都是重甲骑兵,连马都套上了铁甲。用轻骑兵去突袭这样的队列,就跟拿鸡蛋去撞花岗岩没有区别。这种仗该怎么打?众多鞑靼将领都是无计可施,慌得只会大喊,“太师救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