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5章 朝廷怪罪本镇担(第2页)

 “嘭~”察哈泰闻言气得拍了桌子,“谁都知道宁武、雁门二关乃天下少有的雄关,李总镇不发一矢便要放弃两座雄关,难道不怕皇上怪罪吗?”

 “是啊,李总镇,形势还未到放弃宁武、雁门的程度吧,不如再坚守一段时间?”山西按察使于际清一向喜欢阿附满官,见察哈泰发话,立即赞同。

 “章京是知兵之人,应该知道三军未动,粮草先行的道理,卫军已攻占大同,宁武、雁门二关的粮草只能靠太原转运。如果敌军再攻下宁化所、五台县,二关的粮道便断了,纵有如铁雄关,又有何用?”李好贤笑眯眯地看着察哈泰。见他不吭声,忽然正色道:“朝廷如果怪罪,本镇担着”。

 听他如此说,察哈泰神色缓和下来,“末将愿听总镇调遣”。这个态度着实出乎众将预料,毕竟察哈泰所率的一甲喇八旗满洲、一甲喇八旗汉军并不属于太原镇建制,理论上李好贤管不着,甚至连山西巡抚白如梅的帐也不一定买。可如今桀傲不驯的满洲大爷居然心甘情愿听从指挥,倒让众人刮目相看。

 “好!只要我军众志成城,又何惧西虏猖狂?”白如梅高声称赞。不愧是一省巡抚,这声赞扬饱含着高超的政治智慧,既弥合了方才争议时双方的不愉快,又巧妙地促成了从宁武、雁门二关撤退的决定。最妙的是,由始至终,白抚院都未尝说过“同意”二字,朝廷若是责怪,只能责怪李好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