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漠雄鹰苏勒坦汗泱泱大明
第722章 三关之二唾手得(上)(第2页)
听了此言,郑国印心内感激。辽王殿下真是厚道,自己不过出了点小力,便对自己说感谢的话,哪像那些八旗大爷,不把汉人当人看,甭管汝对他们如何巴结,他们也是鼻孔朝天,看都懒得看汝一眼。身逢乱世,行伍出身的郑参将不懂什么大道理,只想生存下去、让家里人过好日子。让咱当奴才可以,让咱当奴才不给回报不可以!“王爷谬赞,末将食朝廷的俸禄,便该忠心为朝廷效力,这都是末将的本职”,好奴才大声表着忠心。
“嗯”,苏穆尔哼了声,忽然看着滔滔的关河河水说道:“吾少时也曾读过汉人的书,还拜过汉人师傅,你们汉人的《史记》上说‘秦四塞之国,被山带渭,东有关河,西有汉中,南有巴蜀,北有代马,此天府也’,原来这便是关河啊,果然雄壮!”辽王殿下并没有说谎,他年幼时的确拜过大学士刘好古为师,也的确读过不少汉人的书籍,可与兄长苏勒坦不同,他在汉学上的造诣并不深,只能看得懂汉字,会用汉语写些粗浅文章而已。此时来到关河,忽然想在部下面前卖弄一下自己的汉文化功底。
身边的山西布政使司右参政、分守大同道王度、助马路参将李应明、山阴守备孙宗恺等降官不由得面面相觑。盖因辽王殿下此句犯了个大错误。《史记》里的关河,指的是函谷关和黄河,与这里的关河完全是两回事。可即使上官说错了话,当下官的也不敢指出来,一时间陷入沉默,气氛尴尬。
苏穆尔诧异,平时自己卖弄汉学、“引经据典”,部下总是叫好声一片,怎么今儿个没人叫好?正纳闷着,便听到大同参将郑国印的狼嚎,“王爷说得妙极!关河者,亦有山河之意。满洲无道,吾乾元皇帝奉天倡义、救民于水火,又有王爷您这样的豪杰辅佐,这山西乃至九州山河终将归属大卫矣!”只这一声,便打破尴尬,让气氛刹时活跃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