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漠雄鹰苏勒坦汗泱泱大明
第530章 莲花汗平阳搏虎(上)(第2页)
这种阵形利于进攻,不利于防守。所以蒙古人在战术上讲究“以已之长,击敌之短,见利则进,不利则退”的机动战法。成吉思汗的大“扎萨”中干脆规定:“永远进攻”。骑兵是进攻性兵种,只有进攻才能充分发挥骑兵的威力,根据不同情况实施不同方式的进攻,进攻就是最好的防御。这位世界的征服者可谓吃透了骑兵的精神,他的一生中打了五十多次大仗,其中只有两次是防御性的。即使防御,也不是纯粹消极的防御,而是防御中有进攻。
哈萨克军前锋是素宛部头人贾玛勒,前卫是阿勒班部头人艾尔肯,中路军是杨吉尔汗本人和火枪营巴图鲁尤斯滕,后卫是夏普拉西提部落头人蒙岱尔,在中央部署了足足四万人;左路军是土尔克斯坦城伯克哈吾勒指挥的一万人;右路军是钦察部苏丹莫明、柯剌亦尔部巴图鲁凯赛尔指挥的一万人。
杨吉尔汗是个传统的人,坚持维护老祖宗留下的“中央突破”战术,轻两翼、重中央。猛虎掏心,一拳毙命,正是图兰虎的风格。
莲花大可汗其实也是个传统的人,布的阵同样轻两翼、重中央。不同的是,他并没有打算“中央突破”,而是打算仿效十三翼战役中成吉思汗对付札木合的战术,从两翼发起攻击,在中央取守势。不过,深知图兰之王可怕的苏勒坦并不敢像成吉思汗那样将大多数兵力摆在两翼,只在中央放少许人。而是在左、右两翼各放一万七千兵马,在中央放两万六千兵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