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4章 合黎山下血未干(上)

 第514章 合黎山下血未干(上)

 鄂尔多斯草原中央略偏东的鄂锡喜峰,前面是一片平坦的草地,后面是起伏的山丘。一顶顶蒙古包星罗棋布,其中有十四顶连在一起,乃是伊克昭盟盟长、鄂尔多斯左翼中旗多罗郡王额璘臣的“王府”。

 别看老郡王六十多岁了,可在鄂尔多斯部的威望却如太阳般耀眼。天聪九年,不满林丹汗暴政的他,毅然决然地带领本部落投奔满清。大家伙在王爱昭会盟,表示从此不再遵从大元嫡裔察哈尔部的号令,改听大清的话。因为王爱昭俗称“大昭”,故称“伊克(蒙古语意为:大)昭盟”。

 政治手腕老练的皇太极没有亏待鄂尔多斯部,不仅封额璘臣为王爵,其他五位台吉也贝勒、贝子、镇国公的封了起来。这可比大明朝给的爵位高很多。不仅给封号,还编为盟旗、划分牧地,使各部减少纷争。额璘臣的驻牧地水草丰茂,而且祭祀成吉思汗的八白帐(伊金霍洛)也在其境内,对此是相当满意的。

 可美好的生活总是短暂,西南边的卫国将老冤家林丹大汗的儿子阿布鼐派了来,让他带着察哈尔部众在合黎山南麓、张掖以北地区驻牧。对爵位一向小气的乾元皇帝居然封其为察哈尔亲王,远高于封给其他部落的公侯伯之类。据说那阿布鼐从小养在卫国皇宫,乃是卫主乾元的义子,所以才能得封亲王,这也是卫国唯一的一个异姓王爵。额璘臣觉得还是大清好,降清的蒙古台吉前前后后封了十余个亲王、郡王,贝勒、贝子,镇国公之类,更是数不胜数。